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紫荊山公園:古寺“整容”換新顏

紫荊山公園:古寺“整容”換新顏

日期:2016/12/14 12:07:48      編輯:古代建築
    作為國家AA級景區的莊浪紫荊山公園,在經過一年修繕改造後,現在,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 
    紫荊山公園平地突兀於莊浪縣城之中,因山陰遍植紫荊樹而得名。公園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山勢雄渾壯觀,環境幽雅,有“洛河橫煙”、“紫荊香霭”等景觀及其玉虛宮、十王殿、文昌樓、關帝廟、顯對閣、藥王洞等十多處見於史籍志書的名勝古跡,久負盛名,游客絡繹不絕,為儒、釋、道三家活動場所。在1700多年歷史中,歷代不斷修葺增建,成為隴上頗負盛名的道觀寺院。北宋宋歷三年,劉滬將軍收復水洛城,曾住紫荊山玉虛宮,修廟建塔。清乾隆十年靜寧州牧王亘設義學於山,後稱“道南書院”。明、清之際,隴上名士趙時春、孫慶伯在此留下了大量詩詞。

    1986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視察西北途經莊浪,揮毫題寫“紫荊山”橫幅。1989年3月時任中共甘肅省委書記李子奇來莊浪檢查工作,題寫“紫荊山公園”門匾。

    近年來,莊浪縣委、縣政府立足“生態文化名城”的基本定位,充分挖掘紫荊山深厚的歷史內涵,實施了大佛禅院建設及宋堡城維修保護工程,徹底將原二郎山和紫荊山有效連為一體,建成了目前全縣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集休閒康體、生態游憩、娛樂健身、宗教活動等主要功能的綜合性生態文化公園。

    今年,縣上投資1000萬元,在紫荊山公園實施維修改造工程,更換花崗巖道路欄桿1200米、花園欄桿600米,鋪設廣場和路面4500平方米。在基礎設施維修改造的基礎上,實施美化亮化工程,彩繪廟宇16座,安裝仿古路燈30盞,完成假山造景600多平方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