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龍游考古發現 商代原始瓷器

龍游考古發現 商代原始瓷器

日期:2016/12/14 12:07:47      編輯:古代建築
    昨日,記者從龍游縣博物館獲悉,該館在早前的一次考古搶救性發掘中,在一座商代土墩墓內,發現了一批龍游考古發現的最早最古老的瓷器——原始瓷(如圖)。這一發現對研究龍游先秦時期姑蔑文化增添了極為珍貴的考古資料。

    10月8日,博物館工作人員在龍游城東嘉溢鑫城開發區域內,發現了20多座古墓,並對埋藏較淺和毀壞嚴重的6座墓葬進行了搶救性考古清理發掘。這6座古墓年代從商代至漢、六朝和隋唐,其中的一座為商代土墩墓。

    在該土墩墓中,工作人員共出土了10件文物,其中有9件是硬陶和印紋硬陶器。10件文物中,有一件最大的印紋硬陶器——罍(讀léi),該器物高33cm、口徑為25cm、腹徑為40cm。小件的器物為罐、盂和豆,器物紋飾較為單調,僅見編織紋,罍和罐肩部施有裝飾性的貼耳,器物大多為圜底且略內凹,僅有兩件陶盂為平底。還有一件紅陶盂下腹部和另一件底部刻劃有文字符號。

    在9件陶器旁,還伴有一件原始瓷豆。該豆高12cm、口徑為15.5cm、底徑為10.5cm、把高7cm,是一件淺盤、喉管形喇叭狀的高足豆。該豆帶有強烈的馬橋文化遺風,施釉較薄,由於長期浸蝕於水稻田中,瓷釉脫落嚴重。該原始瓷豆是我市目前發掘出的第二件原始瓷,也是龍游縣迄今為止發掘出的唯一一件原始瓷。

    墓中絕大部分陶器和原始瓷的燒成溫度都較高,但器物皆有不同程度的變形,有的變形非常嚴重,這說明脫胎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印紋硬陶,早期燒制工藝極不成熟。這些特征是商代早期陶器的燒成表現。另外根據隨葬器物的造型和裝飾工藝等判斷,該墓葬的年代應當為商代早期。

    博物館工作人員說:“在商早期墓葬中能夠隨葬這種罕見又珍貴的原始瓷器,我們有理由相信該墓主人的身份是位貴族。”商代早期的原始瓷器在全國出土數量較少,因此它的發現為研究我國早期瓷器發展及以龍游為中心的金衢地區古陶瓷史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難能可貴的是五種器形伴生一組共出一墓。它的發現為研究浙江地區商代印紋陶及其陶器的演變發展和斷代提供了極好的實物資料,同時也為研究龍游先秦時期姑蔑文化增添了極為珍貴的考古資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