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日期:2016/12/14 11:33:45   編輯:古代建築
圖為 2015 年 3 月 24 日,敘利亞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Damascus) 館員將考古文物包裹至箱中,旨在保護其免遭破壞。該博物館館員小心翼翼地逐一包裹這些珍貴雕像並將其放入箱中,以運往安全地帶,希望保護這些無價之寶免遭偷盜或毀壞。馬蒙·阿卜杜卡裡姆 (Maamoun Abdulkarim) 表示自其於 2012 年在敘利亞內戰期間就任古物部負責人以來,他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即避免重演 2003 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後造成其文化遺產慘遭劫掠和毀壞的悲劇。圖片來源:法新社/約瑟夫·埃德。
中國文物網9月6日編譯報道:“伊斯蘭國”激進分子於日前炸毀了位於敘利亞古城帕爾米拉 (Palmyra) 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巴爾夏明神廟,制造了又一聖戰組織破壞文化古跡的最新事件,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
伊斯蘭聖戰主義者因自去年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宣布伊斯蘭王權後大肆毀壞考古瑰寶而臭名昭著。
以下是伊斯蘭極端分子破壞各地世界文化遺產的示例:
“伊斯蘭國”在伊拉克開展“文化清洗”運動,毀壞了部分古美索不達米亞 (Mesopotamia) 遺跡並劫掠其他珍貴文物,以在黑市上進行轉賣。
據“伊斯蘭國”於 2 月 26 日公布的視頻顯示,激進分子揮舞著大錘砸毀了位於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 (Mosul) 的精美雕像,立即引起了全球的強烈憤慨。
據該國文物部官員稱,約 90 件古物遭到了摧毀或破壞,其中絕大多數是原版珍品。
此外,摩蘇爾書庫中的數千部古籍和罕見手稿也於 2 月份被付之一炬。
2014 年 7 月,“伊斯蘭國”控制了位於北部城市摩蘇爾的納比尤努 (Nabi Yunus) 神殿(被穆斯林和基督徒尊崇為先知約拿之墓),並用炸藥將其炸毀。
據伊拉克政府稱,“伊斯蘭國”激進分子在 3 月 5 日將摩蘇爾南部亞述古城尼姆魯德 (Nimrud) 徹底摧毀。如今,這座十三世紀歷史名城已經灰飛煙滅,從地球上完全消失。
利比亞境內幾座陵墓已遭到伊斯蘭極端分子的破壞,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遺跡與其伊斯蘭教義相違背。
2012 年 8 月,伊斯蘭強硬派激進分子將利比亞首都中心附近的蘇菲派穆斯林聖人 Al-Shaab Al-Dahman 部分陵墓夷為平地。
在摧毀該陵墓的前一天,強硬派還炸毀了位於西部城市茲利坦 (Zliten) 的謝赫·阿布德薩勒姆·阿爾·艾斯邁爾 (Sheikh Abdessalem al-Asmar) 的陵墓。
名為“333 位聖徒之城”的沙漠名城廷巴克圖 (Timbuktu) 曾擁有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名錄的珍貴古跡,但卻在幾個月內遭到了伊斯蘭激進分子的殘酷破壞。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稱,2012 年 6 月,與基地組織相關的武裝分子摧毀了位於該北部城市的 15 座陵墓,其中部分重要古跡可追溯至十五世紀和十六世紀廷巴克圖作為經濟、文化和精神中心的黃金時代。2014 年,其相關重建工作開始啟動。
2001 年 3 月,塔利班領導人穆拉·奧瑪爾 (Mullah Omar) 下令摧毀位於東部城鎮巴米揚 (Bamiyan) 的兩座 1,500 年前珍貴大佛雕像,因為他們認為這兩座巴米揚大佛帶有反伊斯蘭教的性質。
數百名來自全國的塔利班成員花費三個多星期的時間毀壞了這一傍山而鑿的巨大雕像。(中國文物網編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