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巷古鎮老街 破敗無章中發現兒時記憶
日期:2016/12/15 16:30:04   編輯:古代建築自小在市中心長大,對古老的鎮子是什麼樣子,也只是在旅游中體會了一點點,可我知道,那些展現在游客面前的已不是原汁原味的古鎮模樣了,更多的是迎合商業意味的元素。 前日,在電視中看到一條有關古鎮保護重建的地方新聞,說是要保護榮巷古鎮,我心裡就在想,一座原生態的古鎮就快又要從我的眼前消失了,雖然,我不曾見過它幾十年上百年前是什麼樣,但目前的模樣在未開發之前,我還是來得及去看一眼的,拍些相片留給我的後人,因為,它是實實在在家鄉的古鎮。
一路問著來到了古鎮的所在地,它已處在繁華的大馬路邊,周圍都是新村的高樓,要不了多久,要不是為保護開發旅游之需,我想,它也就是哪個房地產開發商的馕中之物了。
走近它,古鎮給我的第一感受是破敗和雜亂無章,絕大多數房屋已不再是磚木結構老房子,早已被舊屋的後人改了樣,取而代之的是水泥鋼筋結構的建築,而且,最為可惜的是,這些重新翻修的房子改變了古鎮原有的布局,使的古鎮看上去不倫不類。
幽幽的小巷不再,門樓,牆洞,階梯,石板小路,黑山牆都已消失在歲月的變遷之中。唯一還留有一點點古老印痕的就是那條老街。
街面上還保留有幾家老店面,最為讓我感到欣慰的是,重新見到了小時候的理發店和箍桶店,要不是今天在此見到,我可能再也不會想起還有這二個行當。店內的擺設全是老的,就象老照片重放。
理發店裡依舊有中年男子在理發,刮臉,師傅也是中年人。我想,這樣的老式理發店也只有那些念舊的中老年人才會來此理發了。顧客身下的理發椅也是老古董了,在市面上還真是看不到。
要說箍桶店,那恐怕沒幾個年輕人能知道是什麼樣的行當了。店門外涼著刷了桐油發亮的木桶,店內堆著鐵箍、澡盆、木桶等早已在家家戶戶消失的小物件,師傅正蹲著在吃早餐,也是老街上小食鋪送上門的早面吧。
走在老街之上,雖然它很破敗,很落伍,很蕭條,但很親切,似乎又回到了小時候,回到了童年,也許,古鎮留存至今的最大功用就在此吧。
雖然物是人非,但每個人都有念舊的天性,特別是對自己的童年,不管是苦難的日子,還是最幸福的時光,你都會懷念,因為,古老的東西都保存看一份美麗,有的是物質的,而有些是精神的。
但願,今後的城市規劃師們能懂得新舊和諧,古今共存的道理,將更多古老的民俗民風保存下來留給我們的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