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通海納古鎮:民族團結 和諧發展

通海納古鎮:民族團結 和諧發展

日期:2016/12/16 18:24:13      編輯:古代建築
  雲南電視網12月29日報道:通海縣納古鎮把民族團結、社會穩定作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為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今天給各位同學上這堂禁毒講座,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毒品。”

  這是納古鎮在全省率先開展的“法進清真寺”活動。當地司法、公安、衛生等部門同志定期到兩所清真寺開設法制課,向回族青少年講授《憲法》、《刑法》、《禁毒法》等,受教育青少年2200多人次。開展法制教育活動以來,納古鎮青少年違法現象明顯減少。六年裡沒有新增一例吸毒人員。

  納家營清真寺四掌教之一 合儒立:因為我們在對法律知識宣傳的同時 也用我們宗教信仰知識對他們進行解釋 他們會理解得更到位一些。

  納古鎮總人口8300人,是以回族為主體,漢、彝等七個民族組成的鄉鎮。多年以前,這裡不同民族之間也會有不和諧的事情發生。

  納古鎮黨委書記武林:“在十多年以前,曾因為一些利益上的問題引發一些矛盾糾紛。對我們當地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影響。”

  近年來,通海縣和納古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工作,領導干部與宗教上層人士交朋友,通過宗教人士把黨的方針政策傳達到信教群眾中去。深入基層幫助少數民族群眾解決困難。加強民族黨員和干部的培養,在私營企業中成立聯合黨支部。到目前已發展回族黨員167名。使民族黨員干部在民族團結和發展經濟中充分發揮帶頭作用。

  近年來,當地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並鼓勵企業家打破地域、民族等界限,廣泛開展交流合作,各民族群眾廣泛參與到經濟活動中去。全鎮產值上億元的企業就有10戶,形成了以建材、鋼材為主的工業體系,解決了7700多名各族群眾就業。去年,全鎮經濟總收入27.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近7000元,在全省名列前茅,各民族群眾安居樂業,親如一家。

  納古鎮黨委書記武林:“經濟發展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同時也保證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在)各個民族思致富謀發展,形成了一種大家齊心協力建設納古 發展納古經濟的好的態勢。”

  納古鎮回族人士 納子躍:“我們各民族都要團結起來 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團結和諧的社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