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郪江古鎮萬人“祈雨”

郪江古鎮萬人“祈雨”

日期:2016/12/16 18:14:00      編輯:古代建築
 

    今年參加廟會的人數比往年多了一倍,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也許是剛結束的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再次激起了人們對民風民俗的熱愛。” ——郪江鎮鎮長丁德偉

  記者朱建國攝影報道

  昨日,農歷五月廿八,是三台縣郪江鎮一年一度的民間盛會——“城隍廟會”。5萬多人蜂擁至綿陽市三台縣郪江古鎮,參加在當地已流傳數千年的民俗活動“祈雨”,隊伍浩浩蕩蕩從老街盡頭出發,鑼鼓喧天,鞭炮陣陣……其熱鬧壯觀場面吸引了全國各地300多名民俗攝影愛好者。

  趕廟會八方攝友蜂擁郪江

  清晨,陰雨綿綿的郪江古鎮,拖兒帶女背包打傘的人們從四面八方徒步趕往郪江古鎮,平日冷清的古鎮熱鬧異常。距離古鎮一兩公裡外的公路上,上百輛成都、綿陽、德陽等外地牌照車輛塞滿了街道兩旁,不少肩挎攝影包、手提三腳架的攝影愛好者源源不斷地朝著古鎮方向趕。人流中步行也非易事,摩肩接踵的人們讓你想走走不動,欲停又不能,短短幾步路要費好長一段時間。

  上午8點多鐘,老街周圍幾乎所有農家小院的房頂就被各地攝影愛好者“霸占”。無法搶到制高點的攝友干脆借來3米多長的竹竿,將相機捆綁在上面撐著“盲拍”。前一天就有不少外地攝友提前趕來,鎮上總共能容納200多人的旅店床位被一搶而空,就連鎮上一些居民家也騰出鋪位接納游客。

  觀表演眾人驚歎民風民俗

  上午9時許,近萬人的祈雨隊伍浩浩蕩蕩地從古街場口盡頭出發,打頭陣的兩名前衛敲擊巨型銅鑼吼著開道,高舉“肅靜”、“回避”字牌的旗牌執事緊隨其後。身披大褂、頭戴高帽的吳二爺,搖扇撐傘;雞腳神紅袍纏身,面戴豬肺,手執鐵鏈,左躥右跳。緊隨其後的是精忠報國、桃園結義、周仁獻嫂、安安送米等民間故事人物造型。隊伍中16人分別抬著的兩頂大轎裡,正襟危坐著一男一女兩位城隍菩薩。龍燈、獅舞、采蓮船、秧歌腰鼓隊伍尾隨其後。古鎮上具有幾百年歷史的地祖廟和王爺廟,還將上演川劇、水龍、火龍等精彩的民俗表演。

  妻阝江城隍廟會

  郪江古鎮是先秦時期郪國的都城遺址,是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每年農歷五月廿七到五月廿九,舉行大型的郪江城隍廟會,是綿陽市唯一申報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也是四川漢區最盛大的傳統民俗活動之一。每年此時,來自四面八方的人來到王爺廟祈福。城隍廟與王爺廟始建於乾隆丙戌年(1766年),已有200多年歷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