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山洪吞沒古村(圖)

山洪吞沒古村(圖)

日期:2016/12/15 23:02:39      編輯:古代建築

    洪水退去,留下遍地淤泥。

  6月10日凌晨,四面環山的休寧縣溪口鎮中和村暴雨如注,山洪夾雜著泥石咆哮著向小村襲來,所幸警覺的村民及時撤離到高處,可是整個村莊還是被山洪吞沒了。“想起那一夜,就像做夢一樣。”12日下午,水退後正在清淤的很多村民們都這麼說。

 

  【記者目擊】山洪過後古村失色

  昨日下午,記者驅車來到溪口鎮,沿著一條3米多寬的沿河小路進入中和村。中和村四面環山,具有500多年的建村史,現有100多戶500多名村民。村裡共三條巷弄,一條小河穿村而過,與村民代代相伴。

  一路上,稻田覆蓋著厚厚的淤泥,堤壩缺口處處可見。河水已經不再咆哮,可它已將路基沖刷出多個數十米長缺口。村口有一座水泥橋,村民說6月10日凌晨的洪水漫過了橋面。山洪過後,小村不再山清水秀,河道竟然被沙石抬高了近兩米。

  記者看到,巷弄裡的淤泥有半米厚,夾雜著木頭等雜物,堵塞了巷道。巷弄邊,被洪水浸泡的房屋,有的已經倒塌,有的岌岌可危。村民們都在清理家中的淤泥,從中抬起彩電、衣櫃等,忙得不可開交。

  【村民講述】幸虧當時跑得夠快

  村口靠左的第一幢房子,就是村民周福全的家,房屋已被沖垮大半,殘留的牆體令人觸目驚心。說起10日凌晨的山洪,周福全仍心有余悸。“有的爬到屋頂上,有的跑到山上。”幸虧當時雨大,村民都沒睡,撤離得也及時,總算沒有出現傷亡。“幸虧當時跑得夠快,不然真沒命了。”村民周松泉回憶,當日凌晨1點多,屋外暴雨如注,他突然聽到很大的聲音傳來,起床就發現洪水已在屋外,來不及拿任何隨身物品就跑到高處,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屋前的堤壩被洪水沖垮。“活了80多歲,也沒見過這麼大的山洪!”一名老年村民稱,都以為不會出大事,當山洪擁著泥石沖進村時,村民們猝不及防。

  【災情統計】九成人家發生內澇

  “周夏牛家進水有2米多深,屋裡淤泥近1米厚。”村委會主任詹雄芝說,村裡90%的人家都發生了內澇,水少的有1尺多深,多的有1米多深。山洪帶來的還有泥石,洪水退後淤泥很厚。“人是跑出來了,可是財產損失太大。”村民周秋子說,當時跑得太匆忙,什麼東西也沒帶,2萬元茶葉款不幸被山洪沖走了。那一夜,很多村民家的彩電、冰箱、洗衣機、家具等物都被山洪卷走了。周福全告訴記者,很多村民在外打工10多年,積累的財產一夜間就沒了。

  據詹雄芝介紹,村裡倒塌房屋有4幢,還有5幢房屋和村茶廠損毀嚴重,村裡的橋梁也被沖垮。村民們正忙著自救,還沒時間統計具體的財產損失。

  【救災搶險】外地親友趕來幫忙

  昨日,古村處處是忙碌的身影,很多村民的親友也紛紛趕來幫助救災。“我來有兩天了,幫助幾個受災嚴重的親戚打掃房屋,清洗家具。”休寧縣渭橋鄉農民胡天賜說,像他這樣來幫忙救災搶險的外地親友有數十人。

  災後,當地駐軍部隊的數十名戰士立即趕來,與村干部、民兵一同幫助村民救災搶險。據詹雄芝介紹,頭兩天因大多數村民家裡無法燒飯,村裡就設置了4個食堂,用救災糧燒飯給村民吃,穩定了村民的情緒。“縣裡已給各家發放了消毒藥品,等清淤結束就可以消毒和防疫了。”村民們說,災後重建還要靠自己努力。(記者吳永泉 攝影報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