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釣魚城遺址

釣魚城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5:33      編輯:古代建築

釣魚城遺址位於重慶市合川區城區東面5公裡的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因南宋時抗擊蒙古大軍36年而聞名天下。合川釣魚城被稱為“迄今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古戰場遺址,在1982年和鄰近的北碚缙雲山一起,被國務院列為“缙雲山-北溫泉-釣魚城”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於1996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重慶市唯一的“雙國重”單位。


地理位置
釣魚山處於合川城區以東嘉陵江與渠江合流迂回而成的半島之上,釣魚山面積約2.5平方公裡。山項靠南面上有一塊巨石俯瞰嘉陵江,當地傳說有一巨神在此釣嘉陵江中之魚,解救因天災而遭受饑馑的合州百姓,因此被稱作釣魚山。釣魚山位置依山又臨江,易守難攻。

歷史事件
四川制置使兼知重慶府余玠,采納播州(今貴州遵義)人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議,於淳佑三年(1243年)在釣魚山築城,屯兵積糧,抗擊北侵的蒙古大軍,並作為保衛重慶的屏障。
十三世紀,蒙古建國後橫掃歐亞大陸,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將兀良合台分三路大舉進攻南宋。1259年他親自率領軍隊出征,在攻打合州釣魚城時受傷,於農歷七月二十七日死於缙雲山下的北溫泉。因此釣魚城歐洲人稱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蒙哥死後﹐蒙古貴族在汗位繼承上發生火並﹐在湖北前線的忽必烈匆忙和進攻潭州(今湖南長沙)的塔察兒,以及占領了大馬士革,正在與埃及馬木路克王朝軍隊作戰的旭烈兀,為爭奪汗位而匆忙回師,蒙古貴族集團即開始了長期的內部爭戰爭奪汗位。釣魚城抗蒙的勝利﹐扭轉了局勢,阻止蒙古向非洲擴張。
此後,釣魚城在守將王堅、馬千、張珏、王立的帶領下堅持抗戰,一直到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陸秀夫背著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投海而死,南宋滅亡,守將王立開城降元,結束了釣魚城36年抵抗歷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