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東游散記之徽派建築

東游散記之徽派建築

日期:2016/12/14 20:59:53      編輯:古代建築
列車終於在我們度日如年的感覺中到達終點站,在導游的安排下專車直奔黃山,途徑到處楊柳依依的蕭山,俨然一幅意境深遠的小橋流水的江南畫卷,四個小時的車程才能到黃山。

當進入黃山地界時,經典的徽派建築風格映入眼簾,白牆黛瓦倚在峰巒疊嶂中。隱藏在密林之中偶爾把屋頂的馬頭牆顯露一下,村口農田阡陌已經長出綠油油的莊稼,還有那蜿蜒迂回的河道流淌著清澈的水。

夕陽下,村落的炊煙袅袅,高速公路兩側的青松翠竹與之相輝映,給游人顯現出夏季生命的紛繁絢爛。

黃山市,是座新興的城市,古時稱為“徽州”,城內新的徽派建築風格與傳統的老建築相互融合而顯得格外有藝術。

徽派建築在總體布局上,依山就勢,構思精巧,自然得體;在平面布局上規模靈活,變換無窮;在空間結構上,造型豐富,講究韻律,在建築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上,融合石雕、木雕、磚雕為一體,顯得精致古樸,典雅自然。有著高超的建造技藝和濃厚的地域文化內涵與特色,在形成過程中受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觀念的影響,顯示出較為鮮明的地域特性。

徽派建築中的民居、祠堂和牌坊被稱為“徽州古建三絕”。追溯其根源,徽派建築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比較成熟的建築流派,也是我國古代建築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形成於唐末,興盛於明清時期,工藝特征和造型風格主要體現在民居、祠堂、牌坊、園林等建築實物中。而最具特色的就是傳統民居,它集中反映了徽派建築的主要特征。

徽派建築具有自然古樸,隱僻典雅的藝術風格。不矯飾造作,師法自然,順乎形式,笃守古制,信守傳統,推崇儒教,兼蓄道家、佛家,堅持宗族法規,崇奉風水,追求淳樸古素。所謂自然古樸:含隱蓄秀,凝重孤峭,典正雅致,莊重高潔。

徽派建築的特點是青磚黛瓦、高牆小窗、流檐翹角、雕梁花窗、飛檐出甍、回廊掛落。其中民居最典型的是青磚黛瓦馬頭牆,回廊掛落花格窗。

踏著夕陽的余晖,步入黃山老街,街道兩側的老徽派建築物歷盡滄桑卻依舊顯現不朽的底蘊。其內部是以柱、枋、梁、檩、椽等構件組成的木結構。梁托、瓜柱、叉手、雀替、斗拱等都是镂雕而成,裝飾以漂亮的花紋、線腳。店鋪內經營著黃山的名茶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頂谷大方等,還有的經營被譽為“徽州文房四寶”的徽墨、歙硯、澄心堂紙(宣紙)、汪伯立筆(徽毫);有的經營古典家具和旅游飾品等,身在老街仿佛時光倒流,又回到當年的繁華的徽州老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