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國家文物局將進一步加大長城保護力度
日期:2016/12/14 11:37:47   編輯:古建築保護
今年是國務院《長城保護條例》頒布十周年,也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5月11日,記者在國家文物局舉行的2016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國家文物局將進一步加大長城保護力度,全面改善長城保護狀況。
“從總體上看,通過過去10年的工作,我們已經摸清了長城家底,初步建立起保護框架,實施了一大批長城保護項目,向社會宣傳了長城知識和保護理念,長城保護管理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司長陸瓊表示,國家文物局於2005年啟動了為期十年的“長城保護工程”。開展資源調查,完成了全國各時代長城資源調查工作,實現了每個長城資源點段都有唯一、詳細的“身份證”號碼,即長城認定編碼;組織各省(區、市)全面啟動長城保護規劃編制工作,陸續實施保護維修項目超過210項,維修、加固各時代長城超過410公裡、單體建築1400余處;切實貫徹《長城保護條例》,進一步加大執法督察力度;加強宣傳教育,擴大了長城保護社會影響力。
陸瓊分析了目前長城保護管理存在的問題,介紹了“十三五”期間長城保護工作計劃,強調未來5年要著重抓好以下幾件事:
第一是全面落實長城保護管理責任,持續加強執法督察。國家文物局將在頂層設計層面落實保障措施,加強與各部門的聯系與溝通,與地方各級政府建立比較有效的溝通和督察機制。在完善法律體系、建設保護設施、實施保護工程、配備保護設備、落實保護員經費、查處違法犯罪案件、調整長城周邊用地等方面開展合作。與此同時,國家文物局也將指導各省區市逐級簽訂長城保護責任書,明確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的長城保護責任,明確責任人,逐步實現每一個長城點段都有明確的保護管理責任人,負責日常巡查、保護和保養工作。在這項工作中,要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的有關要求,督促落實各級政府責任,同時強化各級主管部門職責,並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
第二是構建社會保護體系。國家文物局將在“十三五”期間,繼續采取多種途徑發布長城資源及保護管理信息,宣傳普及法律法規知識和保護理念,並積極鼓勵人民群眾、社會團體參與長城保護。一方面要支持像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這樣的公益組織,吸引社會資金進入長城保護修繕、展示利用等領域,另一方面要積極利用PPP模式通過探索購買社會服務,發動志願者、愛好者參與監督巡查等方式,擴大長城保護的社會參與度,並加強對社會力量的規范和引導,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長城保護的良好氛圍。
第三是繼續實施長城保護工程,建設一批長城保護展示示范區。長城保護應采取重點維修與全線保護相結合的保護方式,“十三五”期間將繼續把搶險加固、消除隱患作為當前長城保護的首要任務,遵行不改變文物原狀和最小干預的原則,進行長城保護和修繕,不進行大規模的修復和復建,根據實際特點的不同,采取不同措施,盡可能按照遺址現狀進行保護。
陸瓊介紹說,2016年長城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全力推進各省級長城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國家文物局已經進行了全面部署,力爭在今年年底基本上完成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長城保護省級規劃。(王 征)
(來源:國家文物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