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湖北大洪山發現唐代古寺基腳 將斥資搶救性保護

湖北大洪山發現唐代古寺基腳 將斥資搶救性保護

日期:2016/12/14 10:07:46      編輯:古建築保護

湖北大洪山景區效果圖

    湖北大洪山近日發現了一條完整的唐代古寺廟基腳。該景區負責人劉澤富表示,將斥資百萬元人民幣就地進行搶救性保護。

    湖北大洪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面積305平方公裡。其主峰寶珠峰海拔1055米,在2000年前就被司馬相如認定為楚國名山。近日,該景區在進行寶珠峰頂慈恩寺二期建設文物清理時,發現了一條古寺基腳。整個古寺基腳呈方形結構,由數道長約10到20米的基腳體交叉相連。基腳由長為120-160厘米、寬40-50厘米、高(厚)10-20厘米的條石疊累組成。

    經現場勘測,隨州市文物局專家王良成、陳德敏根據基腳特點,結合唐代寺院基腳建築風格、建築用材及條石規格、質地等綜合考量,初步推斷這些條石為唐代寺院基腳。

    《大洪山志》記載,該山峰頂自唐代以來歷代都建有寺院。興盛時期,大洪山地區寺廟達到26座。僅寶珠峰上寺廟就達到100間,僧人達到100人。近年來,大洪山景區啟動了寶珠峰大慈恩寺重建工程,總投資2.5億元。整個建築群依山而建,座北朝南,以大雄寶殿院落為中心,成十字形展開,中軸線主體建築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依次組成。

    據介紹,新建設的大雄寶殿由清華大學教授王貴祥設計。按照初步設計方案,將在原古寺基腳上建立地下展廳。地下展廳采取鋼制玻璃罩,將約700立方米的古基腳完整地罩下來。然後,在老基腳旁邊建設新基腳。屆時,在慈恩寺二期建設完工後,整個大洪山寶珠峰頂將出現上有現代寺院建築群落,下有千年前古寺遺痕的壯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