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教育的遺產”——4.18國際古跡遺址日宣傳活動通知

“教育的遺產”——4.18國際古跡遺址日宣傳活動通知

日期:2016/12/15 8:20:32      編輯:古建築保護

     2013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將“教育的遺產”作為今年國際古跡遺址日的主題,該主題旨在體現不同地理文化背景下的學校、建築、場所等與教育有關的遺產的價值和意義,為了響應 “4.18國際古跡遺址日”活動的號召,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西安國際保護中心將在西安相關的文化遺產點和高校開展主題為“教育的遺產”——4.18國際古跡遺址日系列宣傳活動。

一、活動背景

    1982年4月18日,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在突尼斯舉辦科學研討會,同期在哈馬馬特召開的執行局會議上,有代表首次提出建立國際古跡遺址日,並在每年的這一天舉辦全球性的慶祝活動。這一建議經執行委員會討論後通過,並於次年11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2屆大會上得到批准。大會在一項決議中號召各成員國倡導並推行“4·18國際古跡遺址日”。

(一) 歷屆主題

  2001年:拯救我們的歷史村鎮

  2002年:20世紀遺產

  2003年:水下文化遺產

  2004年:土建築遺產

  2005年:背景環境中的古跡遺址

  2006年:工業遺產

  2007年:文化景觀和自然紀念物

  2008年:宗教遺產和聖地

  2009年:遺產與科學

  2010年:考古遺產

  2011年:水文化遺產

2012年:世界遺產

 

(二)本屆主題:“教育的遺產”

    教育,指通過某種學習的形式,如教學、培訓或者研究,將一個種群的知識、技巧與習慣乃至信仰和價值觀傳遞到下一代。在沒有文字的社會,知識通過口頭傳播、模仿等方式由一代傳給下一代。口頭語言逐漸發展為書面符號和字母時,知識,由於能夠被保存與傳遞,它的深度和廣度很快就大幅提高,正式教育與學校教育等隨即應運而生。

    在不同的地理文化環境中,教育活動發生在各種各樣的場所或建築物中:開放場地,集會所或者樹蔭下,知識能夠傳播;專門的機構,如學校,大學,伊斯蘭學校,學院,圖書館,寺院等,亦是教育的場所。其中的許多建築物,建築群落或遺址已被認可為不僅具有社會和功能性的價值,更富有歷史和藝術意義,也因此成為了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保存教育遺產,不僅意味著保存文化遺產本身,同時是向教育這一人類的根本任務致以禮贊。

    2013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將“教育的遺產”作為今年國際古跡遺址日的主題,該主題旨在體現不同地理文化背景下的學校、圖書館、建築等與教育有關的遺產的價值和意義,並號召世界各國圍繞這個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二、活動內容

1.小雁塔會場

活動1:絲路大講堂

地點: 西安博物院內

時間:4月18日14:30—15:30

活動2:簽名活動

地點:博物院內

時間:4月18日下午

2.大雁塔會場

活動1:曾勤法師講座

地點:大雁塔院內東邊小禮堂

時間:4月18日9:30-11:00

活動2:參觀大雁塔,保護教育的遺產簽名活動

地點:大雁塔院內

時間:4月18日上午

3.碑林會場

活動1:觀眾問卷調查

地點:碑林景區內

時間:4月18日10:00-10:30

活動2:展廳講解

地點:碑林博物館

4.青龍寺會場

活動:參觀空海紀念碑等

地點:青龍寺

時間:4月18日上午

5.西北大學會場

活動:參觀博物館

地點:西北大學博物館

時間:4月18日上午

6.西安交通大學會場

活動:參觀博物館

地點: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

時間:4月18日上午

7.西安樓觀台會場

活動:保護教育的遺產簽名活動

地點:西安樓觀台廣場

時間:4月13日上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