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武則天墓考古現真容 陪葬珍寶至少500噸

武則天墓考古現真容 陪葬珍寶至少500噸

日期:2016/12/14 12:21:50      編輯:古建築保護
    陝西考古工作者對唐乾陵的考古工作日前取得重大進展,下宮遺址的布局已逐步展露“真容”,專家稱,《蘭亭序》是否在乾陵尚不能證實。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園,為全國唯一的兩個帝王合葬墓,它是中國盛唐歷史文物的集中代表,也是中國目前唯一沒有被盜掘過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譽為“唐陵之冠”。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發現乾陵陵園的東、北、西三座門址結構相同,都由一對三出阙、一對列戟廊和殿堂式大門組成。阙台系夯土高台,周邊用磚包砌,周圍堆積的大量瓦片說明阙台上原建有阙樓;殿堂式大門則均有夯土台基,周邊用磚包砌,兩側與陵園牆垣相連。

    此外,考古人員還對北門門址進行了清理,出土殘石馬、石虎、石獅、石刻座等多件石刻,其中石虎的發現為重新認識唐代帝陵北門外石刻組合提供了新資料。這是首次基本搞清下宮遺址的布局。乾陵下宮是陵墓前的寢殿演變而來,至唐太宗李世民葬昭陵時稱為寢宮,後因火災移到山下,後世遂稱之為下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