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丹陽發現大型吳國聚落遺址

丹陽發現大型吳國聚落遺址

日期:2016/12/14 12:19:14      編輯:古建築保護

大型吳國聚落遺址  朱美娜攝

    因為一名古玩文物愛好者的閒逛,就“偶遇”了吳國時期的石箭石斧,同時一座類似今天大型村鎮、面積過萬的吳國聚落遺址,就首現世人面前。22日上午,鎮江市文廣新局、丹陽市文廣新局以及鎮江博物館考古隊等專業人員,來到丹陽市訪仙鎮毛家村,經過實地勘查,初步推測一處面積過萬平方米的遺跡,為大型吳國聚落遺址,我們的先人曾在此生活延續了千余年。

    丹陽訪仙鎮蕭家村的孫紅兵,是一個古玩愛好者,空閒時間他就會到周邊的田間地頭轉轉逛逛。不久前,他到訪仙毛家村閒逛時,無意中發現了幾塊鋒利的石頭,看上去有的像弓箭的箭頭,有的像石斧。孫紅兵經過仔細尋找,又發現了一些破碎的類似玉器。依據自己平時積累的文物經驗,他懷疑此處可能是一個古跡遺址。

    “我是一個愛好古玩者,喜好考古,我經常休息的時候,到山丘、平地,發現一些新的東西”,孫紅兵告訴筆者,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他經過丹陽市文廣新局,聯系到了鎮江博物館考古隊。

    接到孫紅兵的反映後,鎮江市文廣新局、丹陽市文廣新局就組織了鎮江博物館考古人員,22日上午組團到現場進行了實地勘查。經專業考古人員實地勘查,初步斷定,這是一個面積超萬平方米的大型聚落遺址。

    “經過實地的勘查,發現上面遺留有大量古代的陶片、石器,這些標本,它們的年代就是屬於西周晚期,到春秋這一段時間,是我們吳國早期的一些東西。”勘查現場,鎮江市博物館考古領隊李永軍說。

    考古隊工作人員還透露,遺址在當時是先民們集中生活生產的地方,類似於現代的大型村鎮,且前後居住時間大概延續了一千多年。李永軍表示,考古人員現場還發現了當時大量的生活用品,比如說裝糧食的陶罐,裝水的器具,還有一些炊具。“除了大量的生活用品陶器制品外,還發現很多生產生活工具,主要是大量的石器,並且有一些石器加工得很漂亮,很精美。”

    據了解,丹陽市是我國“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西周時期吳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在。丹陽境內的吳文化遺址很豐富,比如丹陽珥陵鎮葛城遺址,就是當時的城址;而毛家村遺址,就相當於鄉鎮類型的聚落遺址。

    據考古專業人員介紹,此處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吳國時期,丹陽訪仙鎮一帶的歷史發展、社會結構、生產力水平等,都具有較重要的價值。同時,考古隊工作人員建議,地方上要注意遺址的保護,避免亂挖亂建,造成這一遺址的破壞。

    “從目前來看,它的自然原始狀況保存得還是比較好的,下一步,應該把周邊環境,最好是做一個整治,豎起標志來,讓大家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東西”,李永軍說,如果大家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地方,就會有人在這裡亂挖、取土、建房,這些行為,會對遺址造成比較大的傷害。

    發稿前,鎮江市文廣新局文物處張小軍處長告訴筆者,此處遺址的內涵等問題,還需要再進一步的勘查、研判。目前,鎮江市文廣新局、丹陽市文廣新局已與訪仙鎮相關領導進行了洽商,將此處遺址納入當地文保員巡查的范圍,在今後的建設活動中注意遺址的保護。

    同時,張處長還特別提醒,此後對涉及遺址本體的建設活動,必須要履行包括報備等在內的相關程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