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獲悉,寶應縣新出土了一批漢代文物,其中10件(套)文物已經被寶應博物館收藏。
寶應沿河鎮當地農民在耕田時,發現了“寶貝”。在沿河鎮派出所的全力配合下,寶應博物館對沿河鎮潘橋村王壩組王家墩古墓葬進行了現場勘查、測量,發現古墓葬遺存范圍不大,部分已經耕為農田,另外一部分被新墳覆蓋。目前,沿河鎮派出所已經將古墓葬就地保護。
寶應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接收文物共計10件(套),據初步斷定,該批文物系西漢時期明器,由釉陶罐、鼎、瓿、蓋、盉和部分銅錢幣組成。其中,西漢時期弦紋釉陶瓿(暫定名)造型精美、制作考究、保存較好,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專家介紹,弦紋釉陶瓿的紋飾是平行橫線條的弦紋,器形是陶瓿,當年是盛水或盛酒的容器。
由於歷史久遠,雖然部分文物殘損嚴重,但對研究寶應地區西漢時期民俗文化、喪葬制度和制陶工藝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