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大冶:發現二十二座宋代龍窯

大冶:發現二十二座宋代龍窯

日期:2016/12/14 12:13:02      編輯:古建築保護
    連日來,考古專家在大冶市保安鎮磨山村古窯遺址的調查中,又有重大新發現,5平方公裡范圍內,發現了22座北宋時期古窯。這一發現對研究湖北地區的古代陶瓷工業和工藝有重大意義。

    古窯遺址群位於大冶市保安湖磨山半島上,2015年春,磨山村村民在修建水渠時,發現了大量陶瓷器,經文物部門現場勘察,確認當地有一個較大型的古陶瓷窯址群,年代初步判定為唐宋時期。

    為了更進一步探究磨山半島古窯址的年代、數量、規模及分布情況,今年2月底,武漢大學考古系、大冶市博物館聯合對磨山半島進行考古調查。截至目前,考古隊員相繼在磨山半島發現了22座北宋時期古窯,發掘出大量陶具和瓷器標本,並且發現了采集區和窯工居住區。武漢大學考古系和大冶市文物局聯合考古隊副隊長王含告訴記者“尤其是以這座窯為代表,它所在的整個山頭是一個窯堆,起碼我們在這個地方發現了兩座窯,並且在它東邊約20米的地方發現了采集區和生活區,就是這裡不僅有燒做的窯址,還有窯工們生活的地方,這是一個整個保存地非常好的窯區。”

    這22座龍窯均依山而建,窯址地表有大量陶具和瓷片。令調查人員驚喜的是,這次的發現還包括一座燒造青白瓷的窯址,從采集的標本來看,這些青白瓷色青中泛白,胎體潔白、致密,體現了燒造技術的純熟。王含說“這個窯是大冶地區首次發現燒青白瓷的窯址。跟武漢發現的湖泗窯、王麻窯的系統非常類似。燒青白瓷的質量非常好,這說明我們這裡分工非常完善,從分布的范圍,數量和手工業的完善情況來看,說明我們這個磨山半島,在當時北宋時代瓷業手工業非常發達,非常繁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