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雁塔
日期:2016/12/14 13:08:3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來雁塔位於石鼓區合江套三汲礬上,與雁峰區回雁峰遙相對峙,故稱。據清乾隆《衡陽縣志·古跡》載:“萬歷辛己(1581),宗伯曾朝節倡郡人建浮屠其上……經十三載而告成。”其後,清嘉慶、道光、同治及民國年間均曾修茸,基本保持明代建築風格。來雁塔系樓閣式磚石塔,座北朝南,七級八楞,中空,通高36米,底邊長7.3米。塔置於須彌座石基上,塔基施圖案雕飾。門額為漢白玉石質,中镌“來雁塔”三個大字,系清同治年間兵部尚書彭玉群書丹。塔旁原建有山門和雙練、印湘二亭,均廢壇;寶瓶於1944年部分毀於戰火。1989年,市政府對來雁塔進行全面維修,修復了塔體、塔檐以及各層檐角和塔頂上的鳌魚、獅、龍、卷草等堆塑,復原了寶瓶、垂帶踏跺和二、三級外檐上的石欄桿,恢復了山門。時,市長蘇健民作《續修來雁塔記》,由文化局長李正南書丹,镌碑嵌於第一級門洞左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