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陽白雀寺古街
日期:2016/12/14 13:22:1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陝西省略陽縣白雀寺村,史書所載,該地因其“水陸兼濟”的優勢,很早時候就成為嘉陵江上游一處重要的遠航船舶停靠碼頭和南北物資集散地。經歷了兩宋及明清時代,持續發展的“舟楫之利”,將這裡逐漸培育成一個店肆林立、街巷井然、商旅輻辏的江畔古鎮。僅在民國時期,就吸引了西安、韓城、成都、安康、漢中、徽縣等外地商客,雲集此地拓展業務,共開設大小商號30余家,諸如“永生魁”、“德潤生”、“泰和店”、“白茂恆”、“白茂永”等等,都是常年生意興隆的誠信老店,經營各類生產生活用品和土特產,上至隴南,下至蜀北,遐迩聞名。
白雀寺民居是一種南北相兼相融的風骨,融會氐羌文化元素,充滿了多元化的歷史元素,諸如雕刻為動物圖騰的柱頂石、青灰塗抹的鸱吻式屋脊以及“尺子拐、撮萁口”的結構布局,令人過目難忘。
農民宋銀亮一家租住生活在古街上,距略陽縣城17多公裡。清澈的嘉陵江依村而過,雖無沃野千裡,但也山明水秀。這個可能始建於清朝的山村,曾是當地重要的水上運輸碼頭。
1980年代開始,和國內千萬條村莊一樣,白雀寺鎮也遇到城市化浪潮的沖擊。村裡的年輕人幾乎都擠入城市,老人們則逐一被時光消磨。
現在大部分住戶均為附近深山裡在這租住的農民,這處規劃中將全部蓋成新樓的古民宅已所剩不到三分之一,這是中國城鎮化進程的一個縮影。
經歷歷史變遷、地震與洪水等災難,現存三分之一不到,或始建於明朝的山村正在慢慢消失。中國的城市化,在這場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人口布局轉移和重組中,數千年的農耕傳統與生活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改變。農民宋銀亮所租住的白雀寺鎮,便是當下農耕文明深植中國的一個小小縮影,當歷史車輪轟隆而來,它走到一個新的關口,有陣痛、有迷茫,也有孕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