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中國古建築的浪漫
日期:2016/12/14 13:20:52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在古建築遠去歲月的表情裡,那房梁、窗棂、門樓、石礎上的雕刻藝術,古典而清雅,以木質的紋理與磚石的特質,還有先人的希冀與憧憬,嵌入時光的深處,留下了一個鄉村家園的夢境。
雕花,是一種民間藝術工藝,匠人們在木器、磚石或房屋的隔扇、窗戶上雕刻圖案、花紋。雕花方法復雜多樣,它是技術活,更是藝術活,傳統的雕花工藝是用心來打造的,那刻在門窗橼垣上的龍鳳花鳥滲透的是匠人們的思想,充滿生命力的作品為建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東山雕花樓
東山雕花樓又稱春在樓,典出蘇州清代詩人俞樾名句“花落春仍在”,位於蘇州市東山鎮松園弄光明村。雕花樓是一幢中西結合,以中為主的院落式住宅。古人雲:“無刻不成屋,有刻斯為貴”。雕花樓集磚雕、木雕、金雕、石雕、雕塑、彩畫、壁畫、匾額為一體,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香山幫的典型作品,堪稱一座東方建築的博物館。
山塘雕花樓
山塘雕花樓原是清末蘇州有名的中醫外科名醫許鶴丹先生的家宅,山塘雕花樓的雕花最大的特色就是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走馬樓的樓下東側走廊,雕刻了全本《梁祝》,西側走廊則雕刻了全本《西廂記》;樓上回廊雕刻了全本《白蛇傳》戲文。粗略統計,整座建築共有450多件雕花板塊組成1200多幅圖樣,沒有一幅重復。而古戲台的兩側更是向游人展示了一個個精彩的昆劇情景,就像兩本古樸的線裝書,等待你去細細品賞。
西安鐘樓
鐘樓是西安的標志性建築,鐘樓的門上雕花更是一絕,64面門上分別用雕花表現了不同的歷史典故,包括紅拂夜奔、木蘭從軍、文姬歸漢、吹箫引鳳、紅葉題詩、班昭讀書等,其文化意義、藝術價值絕非一般。
徽派建築
徽州建築素有“無宅不雕花”的美譽,徽州三雕,是具有徽派風格的石雕、木雕、磚雕三種的簡稱。磚雕是由質地堅細的青灰磚經過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築裝飾,廣泛用於門樓、門套、門楣、屋檐、屋頂等處,使建築物顯得典雅、莊重。徽派建築有個說法:“千兩銀子七百門”,無論貧窮與富貴的人家,門面都有精美磚刻,可見對門面的重視程度。
山西民居
山西民居有著獨特的古樸風格,其裝飾也是風格獨特。雕花圖案結構緊湊、參差有致、形式多樣、變化無窮,極富情趣和寓意。圖案的構成形式復雜多樣,非單一格式,其表現手法雖靈活多變,但在圖案的構成形式上仍然呈現出一些規律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