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走進福建福鼎萃郊民居

走進福建福鼎萃郊民居

日期:2016/12/14 13:19:3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福鼎向南20公裡,是白琳鎮,鎮子向西不遠是翠郊古村,一個偏僻、寧靜、民風古樸的山村,因擁有一座古香古色的民居而聞名遐迩。翠郊古民居建於清乾隆10年,距今約250年。整個建築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房屋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既有皇家宮殿建築的恢宏跋扈,又融合了江南民宅的精雕細琢,能夠在這偏遠的山區看到如此規模如此細致的民居真讓人歎為觀止。據說翠郊古民居是迄今為止在江南地區所發現的單體建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堪稱傑作。這裡也被收入中國“老房子”大型畫冊,並於1998年在世界圖書博覽會上展示。


    翠郊古民居的興建者系春秋五霸之一的吳王夫差第104代孫,歷經13年、耗資白銀2萬兩。光在同一時辰豎立360根木柱子就動用了1000多人。清乾隆朝大學士劉墉與吳家關系甚密,曾贈與“學到會時忘粲可,詩留別後見羊何”的楹聯,寄望於朋友間讀書有成,友誼長存。古民居還保留著宋代大詩人蘇轼親筆題字的筆簡、清代宮燈等珍貴文物,保留著斗雞、布袋戲表演等傳統活動項目,傳承著一個古老家族的故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