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寺
日期:2016/12/14 13:03:0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古悟空寺是神居山的標志性建築之一,也是神居山乃至淮左地區的佛教文化中心。悟空寺始建於西漢末年,當時是廣陵王劉胥後人,為幫助守護廣陵王陵墓而建。到北宋時期,悟空寺擴建規模達到頂峰
據說廟堂達九十九間半之多;即使到了清代,雖然多次焚毀,依然還有30余間傲然屹立;抗日戰爭期間,被炮火摧毀了一部分;文革中,紅衛兵們“破四舊”,一把火燒了三天三夜,古悟空寺所剩無幾。如今,古悟空寺僅剩大雄寶殿、天王殿等數間廟堂,但是由於其悠久的歷史和傳奇的身世,依然吸引著方圓數百裡
信眾,每逢佳節,爭相禮拜。尤其是每年春天,燒香拜佛者不約而至,整個神居山人聲鼎沸;若趕上佛誕或廟會,更是摩肩接踵、絡繹不絕。所幸的是,古悟空寺的恢復工作已經開始,新的大雄寶殿即將竣工,而且建成後將是蘇北第一大殿,可以為更多的信眾提供方便。悟空寺始建於梁武帝天監年間,重建於北宋初期,鼎盛時有房屋99間。寺旁有兩棵銀杏樹,樹圍粗可數人抱,根深數丈,枝葉婆娑,所結無心白果,其味尤佳。每年八月間,天高雲淡,登臨山巅,極目東眺,湖水泱泱,鎮國寺塔、淨土寺塔的層級清晰可數。故清代九省疆吏、三朝閣老、一代名儒阮元為悟空寺撰聯:
峭壁貫東南,石棋匝地,銀杏參天,望盂城雙塔懸空古寺,好修佛果;長湖繞西北,松泉飛瀑,藥臼含雲,看甓社一帆穩渡名山,定有仙居。悟空寺到清代末年還剩30余間禅房,其後一毀於抗日戰爭期間兵燹,再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人禍。西棵銀杏樹,迄今只剩一棵,且岌岌乎殆哉。今逢改革開放,政通人和,為全面落實黨的宗教政策,特組織悟空寺修繕委員會,協助寂誠法師修繕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