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廣州白雲區文物部門一條村發現5座碉堡遺址

廣州白雲區文物部門一條村發現5座碉堡遺址

日期:2016/12/14 12:55:4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碉堡遺址 邵權達 黃劍豐 陳錦全攝

    在石馬桃花公園和石馬村多處地方發現5座日寇侵華時期所建的碉堡建築,希望將其作為抗戰遺跡進行普查保護。

    針對其是否為日寇碉堡遺跡,專家調研發現,這5座碉堡的建造年代應早於日寇占據時期,或是為保護均和墟配套建設的防御工程,如該論斷成立,可申報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石馬桃花公園,我們發現這兩座碉堡,都只有一層樓高,牆體約兩尺厚,由石頭和鋼筋混凝土築成,外牆上長滿了青苔,已是殘破不堪。我們鑽進碉堡裡仔細察看,發現每座碉堡只有一個門,四周設計了十多個漏斗形的射擊孔,內寬外窄,從外面不仔細看還發現不了,適宜作戰,可見證這裡曾發揮過軍事作用。”白雲區文物普查員冼永成介紹說,這兩座碉堡相隔約50米,互成犄角之勢,每座碉堡內部的面積約10平方米,可容納10人左右駐守。

    昨日,石馬聯社文化干部陳錦全向記者證實,石馬村一共發現5處碉堡遺址。“除了石馬桃花公園的兩座碉堡外,石馬村的青崗嶺、黃泥田、溪頭嶺也各發現了一座碉堡。”陳錦全說。

    一條村發現5座碉堡,這引起了白雲區文物部門的關注。日前,白雲區文化遺產辦公室組織市歷史專家、文物專家,到石馬村進行了實地調研。

    廣州市歷史文化專家鄭鵬認為,這5座碉堡的混凝土結構建造年代較早,應該早於日寇占據廣州時期,而且從分布區位來看,5座碉堡均分布在均和湧沿岸,對均和墟形成拱衛之勢,有可能是建設均和墟時,為保護均和墟而配套建設的。如果這個論斷成立,建議將這5座碉堡與已經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平和大押捆綁起來,申報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