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城
日期:2016/12/14 13:19:21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始建於明代萬歷35年(公元1607年)的景泰永泰龜城,被稱為中國現存唯一較完整的龜城,不但有重要文物和研究價值,而且其保護意義相當重要。但由於保護經費少得可憐,面對風沙侵襲和人為破壞,致使這座具有400多年歷史的明代古城面臨城枯的危險,值得慶幸的是,近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永泰龜城保護維修項目已被國家文物局立項批復,前期城牆加固等項目資金已到位2700萬元,中國最後龜城的保護工作正式啟動。
生態惡化人口遷離導致古城衰落
景泰縣永泰古城位於該縣寺灘鄉永泰堡村,修建於明萬歷35年。古城前有甕城,城下有護城河,城牆全部由黃土夯築而成,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由於該城形如龜狀,當地人又稱“龜城”。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興起和《美麗的大腳》、《大敦煌》、《決戰剎馬鎮》等一批電影和電視劇來此取景拍攝,這座沉寂了上百年的古城也越來越多地被外界所熟知。
“‘龜城’在老虎山下,因此它還有個名字叫‘老虎城’。我們小的時候,城外的森林一直延續到壽鹿山,林中還有野獸出沒,而城中的有些暗井還流有泉水”,回憶起小時候的情景,龜城原土著居民、退休於縣上一家單位的馬老漢不無感慨地說。一晃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龜城及周邊生態的惡化對他來說恍如昨日。
除了生態惡化,人口的遷離也是造成龜城人氣下降的原因。據馬老漢講,古城內的大多數居民原本是明代駐兵的後代,姓氏較為龐雜,在上世紀50年代,城中還有30多個姓的上千口居民,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勞力開始陸續走出古城到城裡安家,有的舉家遷到灌區落戶。直到現在,古城內只有七十余戶上百口人留守,且多數是老人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