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江西省廣昌縣驿前民居群

江西省廣昌縣驿前民居群

日期:2016/12/14 12:49:50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驿前民居群

    驿前民居群位於江西省廣昌縣驿前鎮,明、清建築。含“賴巽家廟”、“賴瑛宗祠”、“清汲旴源”、“君子攸寧”、“奎璧聯輝”、“亦忱甫居”、“龍峰拱秀”、“奉先思孝”、“石屋裡”等九處古建築。為撫州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奎璧聯輝”、“清吸旴源”、“石屋裡”民宅被列為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驿前鎮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驿前古鎮,因宋紹興時曾設謹節驿於此,村莊地處“梅林驿站”前而得名。驿前在明末清初尤為鼎盛,圩市有36座半祠堂,24座廟宇,72家酒店,200余棟商邸、民宅。現存古建築以明、清時期為主,由53幢單棟古建構成,主要集中於驿前街道東面一線,是江西省保存較完整、規模較大的民居古建築群之一。目前保存較好的還有2000多間房共4萬多平方米。有姓氏宗族的祠堂、家廟,有達官顯貴的官邸、別墅,有商賈店鋪和生產作坊,以及文人揮毫遺存的十數處石刻題額。其高牆深蒼,飛檐翹脊,曲徑通幽,幾進庭院,木刻、磚雕、石雕古樸典雅,栩栩如生,堪稱江南明清建築的上乘佳作。

    在這些古建築群中,最具典型風格的有:“奎璧聯輝”:又名七幢廳堂,清代民居。建築布局獨特,店鋪、住宅合二為一,占地面積1881平方米。有大小庭院兩處,天井11個,房間32間,進深七進。屋前巍峨聳立的門樓,全是用青條石頭砌成,兩側及門額周圍的青石上,雕有栩栩如生的荷花、古錢、鳳凰、文房四寶和禽獸等圖案。門額上題著“奎璧聯輝”四字,字體雄健,書筆遒勁。該建築群中的木雕、磚雕、石雕圖案隨處可見,精美絕倫。尤為突出的是蓮花圖案,無論是數量還是形態,在全省仍至全國都屬罕見。專家評論說:“一般蓮花圖案都與佛教有關,在驿前古建中出現大量的蓮花圖案應是與當地的種蓮歷史有關,是一種獨特的鄉土文化現象。”

 

    “清汲旴源”:又名船形屋,臨江而築,一眼望去,酷似一艘逆水前行的古時官船,前艙、後艙、樓上、樓下、甲板、平台、船篷,惟妙惟肖。重檐亭式屋頂,為水閣式觀景建築。相傳此為明代雲南按察使賴巽(驿前池源村人,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進士)探親別墅。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50平方米。穿斗式結構,有大小廳堂,廂房36間。大門建在屋中堂右側,中部為正廳,亭式屋頂、藻井、樓頂重檐,氣勢恢宏,藻井繪有纏枝牡丹圖案,其他檐板刻有流雲、花卉、人物圖案,造型富麗堂皇。門額書“清吸旴源”四字,包含著此屋吸收撫源之精華,孕育出千萬明臣、才子、佳人,“清”代表清正、廉潔,“吸”代表晉升、步步高升。整座船屋用杉、桉、桦接合,柱梁楚楚,古樸莊重,雕工精湛,剔透有致。因水路交通方便,氣候宜人,景色優美,後改為“青樓”。

    “石屋裡”民居:始建於明宣德三年(1428),建築用材獨特,整個石屋所用材料全是石頭。門坎、檐板、神龛、房柱、照壁、屋檐、門樓以及地面等,采用光滑細膩的四方石塊磨光而成,故名“石屋裡”。進深三進,占地1075平方米。屋內16根大石柱,高7.8米,牢牢地擎著屋頂的大石梁。據說,當年主人興建房屋時,一根石柱就得耗費一根金條。宏偉的石屋看不到一絲半點粗糙的建築痕跡,石塊之間銜接無縫,照樣雕龍鑲鳳,流光溢彩。雙門樓居正廳右側,上刻有“雙鳳朝陽”、“龍鳳呈祥”、“福祿壽喜”等圖案,石柱座上八面玲珑,雕刻有獅、象、鹿、鶴、蓮花、文房四寶、花卉等精致吉祥圖案。其木雕、磚雕、石雕工藝精湛,古樸典雅、栩栩如生,風格獨特,屋內冬暖夏涼,四季如春,堪稱江南建築一絕。

    進士第”官宅:為清代濱州知府賴晉之府第,主人為清乾隆十三年(1748)進士,官居鎮洋知縣、濱州知府。官宅坐西向東,磚木結構,占地面積449.5平方米。門樓建於大門左側,上刻“進士第”正楷三字。藻井安正廳左側,上刻喜鵲銜梅、蜂、猴、牡丹、人物等圖案,雕工精細,別具一格,象征封侯拜相、喜事盈門。

    奉先思孝”:又名八軒公祠,清乾隆庚申五年(1740年)建,為磚木結構,一大門,二小門。門樓上用磚雕湊成“奉先思孝”四個正楷大字,上有雙鳳朝陽、銅錢、梅花等圖案,是古代宗族敬神祭拜、掃墓、婚喪喜慶等活動聚集之地。

    “亦忱甫居”:位於驿前村中心,坐西南朝東北,面廣五間,進深四間,中有天井,長5.7米,寬2.2米,面積為390平方米。磚木結構,古樸典雅,環境幽靜。其門額為石質,高0.64米,寬1.85米,上書“亦忱甫居”四字,字長0.32米,寬0.26米,右題庚申季春月吉旦,左下方是清代廣昌籍文學家黃永年所題,字體遒勁挺拔、飄逸灑脫。該屋系賴姓所居,與忱甫同屬一宗,抑或為贊頌其屋主情操高尚,黃永年援引“忱甫”二字,以示景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