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成功研制智能測控系統成館藏文物新保護神
日期:2016/12/14 11:24:1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秦兵馬俑,發掘之初顏色豐富、神態豐滿,而如今已經出現沙化的現象,這是由於兵馬俑在展覽中周圍環境發生了改變。這一現象有望得到系統解決。
8月7日,由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與安徽中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開發的文物保護微環境智能測控系統及相關產品正式對外發布,該系統實現了對文物微環境的精確測量監控與調節控制,將成為館藏文物新保護神。
文物發掘後陳展於博物館內,其周圍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照等一系列環境都會發生變化,如果不及時采取防護措施,文物損壞程度就會加劇。
據《全國館藏文物腐蝕損失調查》結果顯示,50.66%的館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蝕損害,其中重度以上腐蝕的館藏文物超過200萬件,高達16.5%。這與全國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保護文物的水平較低,不具備自主監測控制的功能有關。
據介紹,文物保護微環境智能測控系統采用微環境溫度濕度測控技術,保證溫度濕度穩定在要求范圍內。其微環境光照度測控系統,可以精確地監測展櫃內的照度、紫外線強度及其累積量。展櫃微環境氣體測控系統,則可精確檢測展櫃內甲醛、PM2.5、氮氧化合物以及多種氣體的含量。這些通過傳感系統實時感知、采集的環境監測信息,經嵌入式系統的信息預處理後通過無線通訊網絡傳送到用戶終端,並提供綜合監控信息化、溫濕度差異化控制、濕度智能分配、空氣淨化、智能照明、無線安防等一系列解決方案。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