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文天祥後裔的鳳凰古村保存完美

文天祥後裔的鳳凰古村保存完美

日期:2016/12/15 1:19:2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裡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這首脍炙人口《過零丁洋》,是我們再熟知不過的一首詩!铿锵有力的字字句句,是悲壯激昂的力量,

是人格魅力的體現,是民族英雄的精神。

 

在深圳鳳凰山下,坐落著一座古村落,這個古村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鳳凰村,距今已經700多年歷史。村裡

90%以上村民都姓文,據說是文天祥及胞弟的文氏後裔。

 

話說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475年),元軍舉兵南下,自臨安沿海直逼寶安、新會、珠海一帶。文天祥在贛

吉兩州募集數萬兵抵抗,被元軍擊敗後被俘,經多次勸降未果,後在北京慷慨就義。

宋軍潰敗後,文氏族人隨敗軍潰散,逃至寶安西南沿海荒蕪地帶,文天祥胞弟文壁攜族人先居於寶安黃松岡,

文天祥孫輩文應麟於元代大德年間,攜兩個兒子及部分族人遷至嶺下,即現在的鳳凰社區,購置田地定居,

開村立業,繁衍後代。期間。文應麟建“鳳巖古廟”,築“望煙樓”,開鑿三口水井。建通往“鳳巖古廟”

石板橋和石磚路,這些建築至今仍在使用,保存尚好。

經文天祥後裔幾代人經營,形成了今日的鳳凰古村。

這種保存價值,不可復制。

 

據資料顯示,鳳凰古村具文物價值的建築有明清建築64座,民國建築96座。是廣東省內古建築最集中、保

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典型廣府民居建築群之一。

建築中有灰制雕塑人物、動物圖案約2000多組,木刻人物、動植物圖案3600多組,石刻人物、動植物圖案

500多組,壁畫1000多組,石刻陽字門匾17個。

 

古建築群巷道狹窄,頗具特色,穿越其中,如同走進迷宮,橫豎巷道一個模樣,分不清東南西北,兩個人面

對行走,另一個人需側身方能通過。

 

古建築群中由祠堂、書院、家塾、民居組成,屋頂彎曲有船型正脊,還有灰制雕塑和壁畫,以及大型石雕和

木雕,有些因年代久遠,圖案已經模糊。

可見,文氏後裔對孩子的培養相當重視,讀書識禮,成為風尚。

 

旅行小貼士:

1、鳳凰古村位於寶安鳳凰社區,自駕和乘坐公交都很方便。

2、這裡免門票,可隨意觀賞。

3、近日有很多非遺產品在此展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