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清代關帝廟改造民宅面目全非 文物部門:管不了

清代關帝廟改造民宅面目全非 文物部門:管不了

日期:2016/12/14 11:07:2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青白江清泉鎮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有“東山五場”之首的美譽。

 

  最近,鎮上一戶人家搞裝修,惹得整條街的人議論紛紛。甚至就連搞裝修的人家也知道,“他們在背後說我……”原來,搞裝修的房子本是清晚期的關帝廟,裡面至今還能看到石刻字畫,木樓浮雕。不過,據轄區文物管理部門介紹,由於該房屋不在文物保護范圍內,所以文物部門並不能加以干涉。

 

  危房改造 關帝廟面目全非

 

  在青白江區清泉鎮,揭先生的房子算是大有來頭。“以前是關老爺看戲的地方。”70多歲的秦大爺回憶,房子以前叫關帝廟,旁邊就是魁星樓,最開始木樓共有三層,一旁就是戲樓。秦大爺回憶說,街上的老人都證實了這一說法。

 

  近日,記者走過一處名叫關雲巷的小街,來到了清泉鎮和平下街91號,房子已經打圍,砸牆的聲音從裡面傳出來,記者走進發現,臨街一側為水泥磚牆結構,而往裡走就可以看到木質結構的房屋,兩名工人掄著鐵錘朝灰色磚牆砸去。

 

  “危房改造,下雨天都要漏水了。”房屋的主人揭先生自己也說,當初自己買下的是關帝廟。“十多年前買的,花了幾萬元,有三百多平米。”揭先生說,房子是清朝時修的,以前被拆過。

 

  民居刻畫當年印記

 

  屋內,人字形的木架房梁首先映入眼簾,進屋處的兩處石墩,印證了以前山門的位置,在屋子牆上,磚牆的白色塗料中,揭先生留出了“忠義”、“勢凌雲頂”幾個字,他說這幾個字“寫得好”!在屋檐處,一大塊祥雲的浮雕做工精細,就連木窗上也刻有雕花。

 

  廁所旁邊的石柱,一排石刻對聯還沒被牆灰完全遮擋,可以看到“……蹤跡昭然惟廖市。”據鎮上居民介紹,這就是描述雲頂山下清泉鎮的句子,因為清泉鎮曾經又叫廖家場。在灰牆磚的外面,石頭上刻畫著當年場鎮圖案,一旁的石柱上,還殘留了一半麒麟和童子的雕塑。

 

  鄰裡說他“要不得”

 

  住在街上的一位大娘表示,這種行為簡直“要不得”!“但是是他買的,我們也沒辦法。”據她介紹,該處房屋最開始是供銷社在使用,後來供銷社虧損,把房子抵押給了銀行,銀行後來賣給了揭先生。

 

  鎮上一位張大爺則唏噓感慨,曾經鎮上有5宮殿、4廟宇、8會館,因此才稱得上“東山五場”之首。他表示,鎮上很多居民都是外遷進入,自己的祖上就在廣東一帶,他甚至自己寫了一首“辭府東進於鶴鳴、雷祖火神鎮龍庭”的清泉之春來形容記憶中的清泉鎮。

 

  隨後,記者聯系到了青白江文管所負責人,據介紹,關帝廟確實是清朝晚期的建築,不過,面積比較小,東西也比較少,在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並沒有列入文物保護名錄。

 

  “該房屋一開始被私人購買後就進行了改造,房屋外側的圍牆甚至都變成了現代化的建築。”據該負責人介紹,保持房屋原本的風格固然好,但房屋主人出於自己需求拆除原來的部分,文物管理部門也管不了。

(來源:西川在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