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裡文旅融合的絕佳休閒地
日期:2016/12/14 10:19:5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在同裡,游客既可以探訪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生活習俗,也可以體驗夜同裡的時尚個性。
在同裡,既有充滿小資情調的咖啡館“咖啡貓”、以相聲表演藝術文化為主題的茶館“嘻哈壹笑堂”,也有極具特色的民居客棧“正福草堂”、“德馨草堂”等。
依托這些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與吃、住、行、游、購、娛等全方位休閒式服務,同裡希望游客能夠慢下來、坐下來、住下來,以一種深度慢游的方式來靜靜地欣賞古鎮之美。
新視角感受文化同裡
深度慢游欣賞古鎮美
同裡既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又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世界文化遺產所在地,擁有多處私家園林。同時,還擁有像計建明、姚金秀這樣優秀的民間藝人,宣卷、烙畫、阿婆茶、剪紙、微雕等獨特的民間文化。
如何更好地挖掘文化特色,使同裡在江南古鎮群中進一步脫穎而出?新推出的大型多媒體室內情景演出《水墨同裡-新珍珠塔傳奇》,為同裡古鎮找到一個文化旅游發展的新方向。
由同裡影劇院改造成的354座劇場,通過綜合運用LED視頻、數字投影等現代媒介技術,融合雜技、魔術、舞蹈、武術等藝術元素,生動還原了一個發生於珍珠塔的唯美愛情故事,完美展現了同裡的古鎮風韻、歷史人文和風土人情。
游客到同裡,白天逛退思園、游珍珠塔等,傍晚在河邊、街巷裡品嘗美食,入夜後去暮灣尚泡酒吧,聽評彈、宣卷,去劇院看一場“水墨同裡”,多元化的選擇將帶來更滿意的旅游體驗。
此外,依托周邊成熟的賓館、飯店配套優勢,同裡古鎮還聯合星級酒店、特色民居客棧推出“住宿+水墨同裡門票”夜游同裡套餐,在多方共贏中提升夜同裡人氣,做好古鎮旅游的夜文章。
連鎖效應很快顯現。隨著留下來的游客越來越多,古鎮的夜生活也越夜越精彩。“慢生活旅游,是同裡推崇的旅游方式。尤其是近年來,游客群體在不斷發生變化,同裡的經營思路也必須跟著變化。”同裡古鎮保護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陳建忠說,結合最優質的文化產品“慢游同裡”,就是為進一步引導游客用新的視角、新的方式來感受全新的同裡文化旅游,真正達到“情歸同裡”的效果。
千公頃同裡濕地公園
提升古鎮核心競爭力
在同裡,不光有古鎮,還有濕地。
每到晴朗周末,同裡國家濕地公園入口的兩條道路上便停滿了自駕游的車子。公園裡面,有的三五知己搭起帳篷,在草地上野炊;有的在林蔭小道上同愛人孩子共騎游,享受親子之樂。
還有人喜歡乘上小船,在公園內蜿蜒曲折的河道中緩慢劃行。眼前,層層疊疊的水杉與毛竹一眼望不到頭;身後,被船橹搖起的河水泛起顆顆翡翠般的浪花,輕輕拍打著兩邊的生態護岸。聲響稍大些,便驚動了不遠處的白鹭。最讓人惬意的,是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充足的負氧離子會帶著特有的清新潤澤心扉。
位於同裡古鎮東面的同裡國家濕地公園占地面積993.98公頃,規劃後濕地面積925.48公頃,濕地率達93.11%。這裡北有澄湖、南有白蚬湖,西有季家蕩,內部水系發達,生態資源豐富,大量植被、水生植物、野生動物與鳥類共同營造了一個原生態的平原森林。
自創建國家級以來,同裡濕地公園經過一年多建設,已初具規模。萬木吐綠、河道縱橫。今年,還將重點進行路網優化、水系溝通、植被恢復、配套服務等工程建設,融合發展古鎮游、生態游、文化游,提升同裡古鎮核心競爭力。
“同裡以旅游服務業發展為主,生態環境對於同裡太重要了。”陳建忠說,目前,同裡已進入一個全新的旅游品牌打造期,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中之重就是保護和修復同裡濕地公園,通過環境打造來提升古鎮形象,形成生態休閒旅游新亮點。“同裡國家濕地公園在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棲息地的同時,也為蘇州保留一塊天然的‘生態之腎’”。
承載力提升游客滿意度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如今,同裡有這樣的底氣,源於這兩年花大力氣對古鎮承載力進行了大幅提升。
近年來,同裡景區對旅游停車場、碼頭、游客服務中心等旅游基礎設施進行了建設或改造,特別是占地面積近20000平方米的鎮北旅游停車場的啟用,極大地滿足了景區國慶、春節等長假期間的停車需求。
承載力的提升還表現在服務水平的提高上,比如為幫助自駕游客人順利找到停車位,景區設置了醒目的停車場標記。黃金周期間,鎮東、鎮北、鎮南三個入口處都有交警引領,他們除了為游客提供停車指導外,還向需要的游客發放停車場手繪地圖,幫助游客用最短時間找到合適停車位。
此外,古鎮區房產資源的整合與民居客棧的發展進一步解決了游客的住宿問題,讓游客體驗到了原汁原味的同裡人家生活。
今年,同裡民居客棧數量增加至近百家,能容納游客近3000人。國慶黃金周期間,民居客棧一房難求,全力助推游客從觀光式一日游向休閒式二日游、三日游轉變。
國際新聞聯盟中國城市頻道 中國規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