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包括三家店龍泉務古瓷窯等一系列和永定河相關的文化遺產

包括三家店龍泉務古瓷窯等一系列和永定河相關的文化遺產

日期:2016/12/15 1:35:1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水利部已經提出加大水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要求,但具體實施還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希望對水利文物實施保護越快越好。” 永定河周邊的大王廟、水尺等水利文化遺跡已被納入市區文物保護單位,但岱王廟、減水壩仍然榜上無名。現在時常有專家學者或琉璃瓦文物部門人員到岱王廟考察,並攝像記錄,但保護措施卻遲遲沒有實施。龔秀英等水利專家表示,將文物騰退修復是最好的保護辦法,但目前院內住戶眾多,騰退難度不小,當務之急是對山門等保存較好的古建進行搶修。

    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彤與永定河打了多年的交道。她指出,永定河在自然、人文、水資源等各方面都沉澱著深厚的文化。其間收集整理了大量水利文化遺跡資料,包括三家店龍王廟、鐵錨寺、龍泉務古瓷窯等一系列和永定河相關的文化遺產。實際承載著人類活動與自然界關系發展變化的各個階段。再到目前付出極大代價進行修復,都反映出人們對水的認識過程。從畏懼自然,到改造自然甚至要戰勝自然,到目前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分別是普定穿洞遺址、安順文廟、安順雲山屯古建築群、平壩天台山伍龍寺、安順寧谷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2處。這些文物有古遺址、古建築、古墓及近現代史跡等等,極具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這些階段包含了人們對水認識的各個過程。永定河從有水到無水,也反映了城市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經驗教訓。

    特別是殿前的兩根堪稱“國寶”的镂空雲龍石柱,外形呈圓,內柱為方,外虛內實,外為浮雲游龍,內為淺刻雲紋。據稱,當時工匠的酬金以雕刻龍柱的石粉計付,雕出了多少兩石粉,就付給工匠多少兩白銀。而依山勢而建的平壩天台山伍龍寺,則被專家稱為“山地建築的絕唱”。 又如西秀山上的圓通寺與白塔,寺廟與白塔依而建,一個在山下,一個在山頂,但兩個建築卻渾然一體,形成一道景觀,成為安順城區的“城標”。一棟剛竣工的建築明顯高於故居,安順市相關領導悉知這一情況後,經過多方工作,高出故居的部分終於拆除。2004年,安順市委、市政府決定投入數百萬元,修繕損毀嚴重的圓通寺。2010年1月25日,修繕後的圓通寺正式免費對游客開放。

    而大量水利文物遺跡見證著這些歷史過程,具有重要的保存和價值。她建議,應在永定河附近建設“水”文化博物館,不僅要將各種水利文物的實物或資料納入其中,還要關注水利工程,污水治理再生利用等。是貴州歷史上開發最早的區域,是貴州省歷史文化名城,具有穿洞文化、夜郎文化、牂牁文化、屯堡文化、三國文化、攀巖文化、三線文化等多種獨特的文化在這裡交融。到寧谷漢代的牂牁郡遺址,之後的明清兩代及近現代均有大量的文物,因此歷史文脈也非常清晰。有許多重要的古建築就聚集在安順城區,如安順琉璃瓦文廟(建於明1368年)、安順武廟(建於明1382年)、安順圓通寺(建於元1326年)等,還有安順普定縣學宮、王若飛故居、谷氏舊居等等。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文物大市。一談起安順的文物,安順市文物局局長朱光文便滔滔不絕、如數家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