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陽鎮榜山村古建築群
日期:2016/12/15 1:18:0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漫步座落於興業縣葵山腳下的葵陽鎮榜山村古建築群,仿佛走進了一個塵封久遠的年代。
“葵嶺峰高生靈氣,龍川秀水育賢人。閱盡榜山今與古,人才荟萃啟後嗣。”在榜山村兵馬第前,村民唐經寧用一首詩概括了榜山村的歷史文化。榜山村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早在明清時期,在興業縣科舉考場上就有榜山唐氏“無唐不開科”之美譽。榜山村原名叫“湴山”,後因在歷次科舉考試中都有眾多榜山學子金榜題名,故興業縣官特改其名為“榜山”。
在眾多的古建築中,最令村民津津樂道的是兵馬第。兵馬第系榜山村明代崇祯年間任職北京兵馬司正指揮,貢生出生的唐銘勳家祠。其建築上品位,造型典雅,氣度非凡,建築面積約為900平方米,宅內正中設有拜堂、涼亭、浮橋貫通中道。東西兩旁有花池、蓮池、回廊、角樓相對成雙。1935年,中共玉林特委委員陳岸在興業開展地下組織工作時,就曾以兵馬第作為據點。1945年發動了桂東南漫步座落於興業縣葵山腳下↑↑的葵陽鎮榜山村古建築群,仿佛走進了一個塵封久遠的年代。
“葵嶺峰高生靈氣,龍川秀水育賢人。閱盡榜山今與古,人才荟萃啟後嗣。”在榜山村兵馬第前,村民唐經寧用一首詩概括了榜山村的歷史文化。榜山村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早在明清時期,在興業縣科舉考場上就有榜山唐氏“無唐不開科”之美譽。榜山村原名叫“湴山”,後因在歷次科舉考試中都有眾多榜山學子金榜題名,故興業縣官特改其名為“榜山”。
在眾多的古建築中,最令村民津津樂道的是兵馬第。兵馬第系榜山村明代崇祯年間任職北京兵馬司正指揮,貢生出生的唐銘勳家祠。其建築上品位,造型典雅,氣度非凡,建築面積約為900平方米,宅內正中設有拜堂、涼亭、浮橋貫通中道。東西兩旁有花池、蓮池、回廊、角樓相對成雙。1935年,中共玉林特委委員陳岸在興業開展地下組織工作時,就曾以兵馬第作為據點。1945年發動了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後,兵馬第成為起義指揮部。1987年,兵馬第被玉林市定為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指揮部舊址。
榜山村裡的兵馬第、侗樸公祠、進士第、進士祠、唐氏宗祠、監郡祠、文華祠、振尚祠、鳴熊公祠、古掛廳等20多座古建築,青磚黛瓦、飛檐畫棟、窗棂雕花,隨處可見的古石刻、古道、古井、古樹,更是彌漫出悠久濃厚的古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