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萍鄉湖塘村現存清朝時期古民居13棟

萍鄉湖塘村現存清朝時期古民居13棟

日期:2016/12/14 21:38:2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蓮花縣路口鎮古民居     “白軍士兵的槍要向壓迫你們的官長瞄准……”7月27日,中國江西網記者來到江西省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蓮花縣湖塘村,發現該村古民居牆上仍保留著許多的紅色標語,土紅字跡依然清晰。     湖塘村座落於羅霄山脈中段石門山北面的山腳下,位於路口鎮的東南面,東鄰陽春緊依神嶺山,西靠下岸山與廟背接壤,南接石門山南麓土背嶺,北倚高木嶺同下隴相接,三面環山,村居盆地,距路口鎮集鎮2.5公裡。全村總面積8.2平方公裡,236戶,1125人,耕地面積810畝,山林面積3555.7畝,2009年列為江西省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據了解,土地革命時期,神嶺鄉蘇維埃政府所在地就設在湖塘,管轄廟背、湯坊、同坑、湖塘、陽春、小嶺、下隴和石門山等村。大革命處於低潮時,神嶺鄉蘇維埃政府將公文、檔案全部保存在神嶺山洞中,以免遭到敵人的破壞。土地革命時期,曾湧現出一大批革命干部,如曾在上將肖克部下任十七師機槍連連長的劉歧鳳,任蓮花縣蘇維埃政府裁判部長的賀苟生,任縣農工部長的劉良聖,任浯塘區委書記的劉松林,任蘇維埃區政府秘書長周紹先、任區裁判部委員賀尚賓等。     其中賀苟生、劉松林、周紹先、賀尚賓等被國民黨反動派慘害、還有的與反動派作戰中英勇犧牲。在《蓮花縣志》中均有湖塘村11位烈士的詳細記載。在1929年的路口大捷戰役中,主戰場就是在湖塘村下岸山,至今山上還留有不少碉堡、堡壘和戰壕的遺址;村中的渭川公祠就是當年的紅軍臨時醫院。     湖塘村建築奇特,古民居的建築設計都是模彷螃蟹的生理特點和形態進行建造,因此,這裡的古民居一棟棟都是坐東面西,朝南的橫開大門,形似螃蟹。全村現存清朝時期的古民居13棟,占地面積8035平方米,殘存的古民居5棟,占地面積2175平方米,古祠9棟,占地面積2854平方米,古拱橋5座,均為獨創一格的古代建築。     其中最大的“四進”(即四棟成一體)古民居占地面積達1123平方米。最大的渭川古祠占地面積達685平方米,屋柱81根,廳內三個天井成“品”字形,意喻教育後人要做有品行的人。在古祠的大門樓、石柱、石門坊、石柱聯、屋檐下、天井邊分別刻有不同圖案的石雕、磚雕。在古民居和古祠堂內的梁柱、窗欄板、蓮花門、板壁、三花板、額枋、斗拱、雀替、斜撐、掛絡等刻有不同花樣的木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