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采用古代施工方法純手工建造的實體建築“承香堂”日前在蘇州市吳中區胥口鎮“蘇州香山工坊古建文化產業基地”內全部完工。作為香山幫技藝的活標本,“承香堂”在設計、施工過程中融合了香山幫的各大技藝工種,包括大木、小木、水作、假山、油漆、磚細、石雕、鋪地等工藝,旨在傳承香山幫傳統營造技藝。“承香堂”的施工及建築設計創意,目前在全國工程建築中罕見。 據了解,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的“承香堂”在建造過程中完全按照古法營造,不用鋼筋水泥,不用現代型材,不用現代電動及起重工具,工程建設歷時近1年,以傳統香山幫技藝純手工建造。以蘇州古典園林中留園的“鴛鴦廳”和拙政園的“遠香堂”古建築作為工程實體建設標本,香山幫的各大技藝工種、工藝都在“承香堂”裡得到了體現。起名“承香堂”也意在傳承香山幫傳統技藝技法。作為園林建築實例展示和舉行各類儀式和活動的場地,“承香堂”由近20名蘇州香山幫國家級及省、市級傳承人領銜參加設計、建設、施工,廳內將陳列建造過程錄像視頻和香山幫各類工種技藝的文字照片描述及工具實物展示。其中,工程施工過程的攝像視頻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蘇州館參展播放,引起觀眾極大的轟動。
蘇州香山工坊營造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群說,如今,傳統的古典建築已被現代化工藝建造的建築所取代,像“承香堂”這樣用純手工建造的建築在國內已很罕見了。香山園林古建築作為中國民族建築的重要流派,盡管在國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長期以來,一直處於缺乏龍頭帶動,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未能充分發揮。挽救香山幫已刻不容緩。為了更好地保護“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面向當代世人展現香山幫建築以及營造技藝的精華,“蘇州香山工坊園林古建文化產業基地”以專業市場化直接影響民族建築產業的模式,目前在國內屬於首創。 張志群告訴記者,去年6月20日,中國古建築學家、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羅哲文多次親自莅臨香山工坊,關心工程建設。並欣然命筆為蘇州香山工坊題寫了“中國園林古建產業基地”,鼓勵他們加快建設步伐,早日形成中國第一個園林古建產業基地。
張志群還向記者介紹,香山工坊“博覽園”的核心建築名為香山工坊“園冶”工程,它是由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與現代木結構建築,蘇州園林三種建築元素風格合為一體。“承香堂”古建築是屬於“園冶”工程其中之一的建築。而“香山技藝展示館”則完全是采用現代重型木結構技術建造的木結構現代建築。展示館的木梁及木柱是目前江蘇省內最大跨度的重型木結構曲梁門架建築。“傳承與保護中國民族建築,建設具有蘇州地方特色的香山工坊古建文化產業基地,全方位展示香山幫建築,蘇州香山工坊正以更高的起點塑造園林古建築的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