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樂業 美在宜居 美在吳中
日期:2016/12/13 20:02:32   編輯:古建築紀錄人們常說:蘇州之美在太湖。那麼太湖最美在哪裡?一個響亮的回答:太湖最美的地方在吳中。
吳中美在樂業
吳中撤市設區十年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突飛猛進,目前正率先從全面小康向基本現代化跨越。今年春天,吳中區委、區政府召開了吳中區“十大產業集聚區”建設暨經濟工作會議。以“五位一體”統領全局,描繪並實施以“十大產業集聚區”建設為抓手,實現“產業支撐城市,城市帶動產業”的戰略藍圖。深入實施“千企升級創新轉型行動計劃”,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構建完善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技術和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五大特色產業鏈,全面提升旅游業,加快培育服務經濟。搶抓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契機,全面實施創新引領戰略工程。加快建設並逐步形成以25平方公裡高端新興產業載體、50平方公裡城市經濟載體、250平方公裡環太湖旅游載體和100平方公裡現代農業載體。推動“四輪驅動”,2013年內,力爭外資、民資、國有、集體經濟資本規模分別達980億,1100億、710億和300億。一個經濟總量、質量不斷提升,經濟業態、種類不斷創新,五個文明齊頭並進的新型吳中躍然凸現。
吳中美在宜居
2011年7月,吳中區被國家環保部命名為“國家生態區”,吳中區小康社會“環境質量綜合指數”達97.82,全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水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城市環境噪聲達標區覆蓋率100%,環境空氣質量良好天數達標率95.08%。隨著《吳中區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等規劃措施的獲批實施,吳中正釋放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新能量。按照“已建城市靓起來,在建城市快起來,未建城市綠起來”的要求,吳中實現城市發展由規模擴張向功能完善、內涵提升、能級增強轉變,全面推進城鄉建設。蘇州太湖新城(吳中片)加速打造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新城;吳中老城市加快再城市化步伐;其他新城板塊和中心鎮強化片地建設。積極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十大工程,7個鎮環境保護暨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全部編制完成並通過專家評審,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規劃鎮級全覆蓋。已建成國家級生態村4個、省級生態村9個、全區市級以上生態村實現全覆蓋。全區各級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占比分別達到89%、73%。從嚴審批“兩高一低”建設項目,暢通綠色、低環保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否決和勸退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依法關閉一些重污染企業。
吳中美在太湖
吳中區以“美麗吳中、美在太湖”為核心主題,加快推進城市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打響“太湖”品牌,讓生態文明成為吳中的“綠色名片”。該區做優做美太湖這篇文章,體現在兩個大手筆上。一是強化對太湖的綜合治理。太湖水環境執法、沿湖水污染源防控、太湖水草和藍藻打撈、沿線濕地建設監管及蘆葦收割、湖區水環境保護及保潔“五位一體”,全面推進“科學治太、鐵腕治太”。先後投入50多億元,建設一批環境基礎設施。有序推進東太湖綜合整治,出台《吳中區行政交界斷面水質目標考核辦法》,設立1000萬元區級水污染防治基金。完成列入市太湖水治理11個重點工程及列入區重點實事工程884家工業企業水環境治理任務。河東污水處理廠三期建成投運,江遠熱電廠污泥干花焚燒設備安裝到位。疏浚河道135公裡,建成生態河道20公裡、綠化河岸10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4000畝,林木覆蓋率達29.8%。制定出台油氣回收實施方案和獎勵補助辦法,加強焚燒工作的組織領導。污染源在線監控進一步加強。二是重視對太湖的科學利用。大力實施“走進太湖時代”發展戰略,把吳中建成太湖品牌凸顯、高端產業集聚、創新創業宜居、文化旅游、幸福和諧的蘇州山水南城。全面提升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的發展水平,建設濱湖旅游先進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和國際知名濱湖休閒度假的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