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典內瑪寺
日期:2016/12/14 17:30:49   編輯:古建築紀錄 曲典內瑪寺,在日喀則地區之崗巴縣境內,位於縣駐地西南、昌龍鄉的曲典尼瑪拉山口,海拔5000米。昌龍鄉距縣城23公裡,縣城距日喀則市392公裡。曲典尼瑪拉,藏文意為“經塔是太陽山”。傳說該寺的三座經塔是從印度運來的,經塔運至山口時正值太陽升起,故名。
曲典尼瑪寺是崗巴縣最大的一座寺廟,相傳建於吐蕃時代。8世紀中葉,蓮花生大師應吐蕃贊普墀松德贊(755~797年在位)之請,來藏傳教弘法。返回時途經曲典尼瑪,當時有位牧羊人向他拜學密教,後便建了該寺,信奉寧瑪派,為一座僧尼合修的寺廟(有尼姑6人)。原建築在十年浩劫時被毀,後於1980年重新修復。
曲典尼瑪寺坐南朝北,面積為1380平方米(東西長46米,南北寬30米)。進門為一空坪,空坪東側為一排客房,西南角有一院落,為殿堂及僧捨。院落門朝北,進門西側為二層樓的經堂、佛殿。經堂前為門廊,有柱2根;經堂內立柱4根,面積37.5平方米(南北長7.5米,東西寬5米),上開天窗。經堂西北側開一小門,通往佛殿,內立2柱,面積33.75平方米(南北長7.5米,東西寬4.5米);正面有一台座,長2.5米,寬1.2米,高1米,上設神龛,龛內供奉蓮花生大師及兩夫人泥塑像。院落南側為兩間護法神殿,內立4柱,面積24平方米。西側神殿的西南角有一陷入地下的修行洞,面闊1.5平方米。神殿與經堂之間有一座佛塔,高約3米。院落東側為一排僧捨。該寺保存著建寺時的兩尊馬頭明王銅像,還有自然形成的又圓又大的蓮花生石頭座和腳印。每年藏歷正月15日舉行隆重盛大的迎佛宗教活動。
曲典尼瑪寺珍藏的文物主要有:
八仙人物骨雕:長26厘米,高12厘米。骨雕為八仙人物之一的鐵拐李,坐在一片荷葉上,壽眉濃長,笑容可掬,敞胸露肚,肋骨清晰可見;胸前掛一串佛珠,左手支撐在荷葉上,半坐半臥;右腳赤裸,左腳踏草鞋,身前置一只酒葫蘆。這件骨雕生動傳神,屬清代作品。
金剛橛木雕:通高45厘米。為三稜形,每一稜面上部刻一金剛頭像。金剛頭戴團花頭冠,怒目龊牙,面相猙獰,胸部有長方形穿榫。木雕下部變三稜形為三翼箭頭形,箭頭頂端有一圓柱形凸榫,雕工較為精致。光輪殘片木雕:殘高120厘米,寬25厘米,原為佛像身後木雕背光的一側。光輪側緣雕刻“S”形忍冬紋,忍冬紋中雕刻有坐佛,兩側雕刻連珠紋,最外緣雕刻火焰紋。屬11至12世紀作品。
距曲典尼瑪寺不遠處有一座十分壯觀的冰川,冰川之下是西藏不名的“觀相湖”。相傳,長時間站在湖邊,湖中可以看到自己死後的脫生之地。信教群眾把自己珍惜的東西投入湖中以祈求來世的幸福。離“觀相湖”500米處有一股從山腰流出的泉水,傳說能治360種急性病和22種傳染病,是蓮花生賜給人類治療百病的甘露,當地人稱“神泉”。
推薦閱讀:
沿川湖與馬啣寶山平西龍王廟
江蘇如皋定慧寺
陝西大唐名剎慶山寺
雲南保山玉皇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