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石經寺

石經寺

日期:2016/12/14 17:28:23      編輯:古建築紀錄

石經寺

石經寺

    石經寺及周圍林木,占地約兩百馀畝,建築面積六千六百平方米。現寺內建築多為清代修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成宮殿、東岳殿、燃燈殿、祖師殿、藏經樓等兩組七重殿宇及期它房屋。左右有廂房、禅院、客堂、僧寮等建築,分別組成相對封閉的多個四合院。其中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正面開門三間,為重檐歇山式建築,飛檐翹角,書棟雕梁,雄偉壯麗。殿內上方彩繪梁椽,左右兩壁繪彩書。殿內供奉石雕佛像三尊,高約五米,為一九八五年新刻。

    石經寺祖師殿下面有鑒壁而成的的祖師洞,相傳為開山祖師楚山佛骨處。兩扇石門將祖師殿分為兩進,石門止方為歇山式屋頂,洞內為穹窿頂仿木建築造型。

    民國時期,藏傳格魯派嫡傳漢區的第一個密宗道場即設於石經寺。一九八三年和一九八四年,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兩赴石經寺,按班禅大師之意,將能海法師從西藏學成後回漢區開創的第一個黃密根本道場,由近慈寺還設於此。

    石經寺內有明、清時期碑刻六塊。寺內珍藏有大小鐵鐘兩口,分別鑄造於明成化五年(一四六九年)和清乾隆三十五年(一七七○年)。

    如今的石經寺依山而立,院落林蔭掩映,有「萬木蔽天」「遙望石經半天紫」的绮麗景觀。大雄寶殿前有千年羅漢松一株,系後周顯德年間植;相鄰的古銀杏兩株,系唐貞觀年間植,至今枝繁葉茂,令人賞心悅目。

    石經寺環境幽雅,附近有寶獅口水庫、龍泉湖等景觀,還有古長松寺遺址及張飛碑、涼風崖等三國蜀漢古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