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蒙山開化寺

蒙山開化寺

日期:2016/12/14 17:26:29      編輯:古建築紀錄

蒙山開化寺

    蒙山位於晉陽古城西北6公裡處,這裡泉水流淌,草木秀潤,風景優美,“蒙山曉月”為明清太原縣八景之一。山上有始建於551年(北齊天保二年)的開化寺,當時是與龍山童子寺齊名的禮佛游覽勝地。

    蒙山摩崖大佛從551年(北齊天保二年)始鑿,歷經20余年方成。史載:“後主(高)緯…承武成之奢麗……所愛不恆,數毀而又復。夜則以火照作,寒則以湯為泥,百工窮困,無時休息,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窮極工巧,運石填泉,勞費億計。人牛死者,不可勝記。”自北齊镌鑿大佛始建開化寺,其後歷代均有修葺。601年(隋仁壽元年),漢王楊諒在蒙山大佛前增建佛閣,改寺名為“淨明”。620年(唐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淵至蒙山禮佛,夜夢化佛,滿室豪光數丈,復名“開化寺”。

    660年(顯慶五年),唐高宗李治與皇後武則天至晉陽瞻拜開化寺蒙山大佛與童子寺龍山大佛,次年又派專使賜披袈裟。唐武宗李炎滅佛,開化寺開始衰敗,大佛閣傾圮,但大佛未損。895年(唐乾寧二年),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用工30萬,用5年時間重修大佛閣,名為“莊嚴閣”。其後不久,莊嚴閣頹廢。

    945年(後晉開運二年),北平王劉知遠留守晉陽(時稱北京),又重新修建莊嚴閣,其閣高5層,每層13楹、26間,共計130間,時有蘇禹皀撰《重修蒙山開化莊嚴閣記》碑。這個時期的開化寺,高閣凌雲,巨佛摩天,殿宇嵯峨,為晉陽城外一景。其後,北漢英武帝劉繼元在蒙山南峰修建避暑宮,宋朝又在大佛之後的北峰修建杭州天目山祖師峰徹禅師塔,其塔距大佛僅200余米,高大巍峨,稱“雁塔峰台”。

    蒙山摩崖大佛高66?6米,僅比世界最大石佛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低數米,但镌刻時間要比始鑿於713年(唐開元元年)的樂山大佛早160余年,堪稱世界之最。

    由於大佛太高,近觀只見巨石突兀,俨然一座石山,無法仰觀全貌,於是在其東南1公裡處專為遠瞻大佛修建了前院。前院坐西朝東,面積約為700平方米,原有山門、鐘鼓樓、廂房、耳廳、過廳、大殿等建築,殿宇中有許多泥塑、木雕、鐵鑄的佛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