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安仁鎮 全球華文名博齊聚 推廣古鎮建言獻策

安仁鎮 全球華文名博齊聚 推廣古鎮建言獻策

日期:2016/12/13 20:13:21      編輯:古建築紀錄

  成都12月3日電 記者王艷 昨日,作為2012第二屆全球華文名博對話系列活動之一的“全球華文名博論成都”在安仁古鎮舉行。眾多華文名博主參觀游覽完劉氏莊園、建川博物館後,齊聚在安仁古鎮的自能學館,在暖陽的照耀下,喝著蓋碗茶,一場以“當微博遭遇民國網絡時代安仁鎮的文化旅游之道”為主題的討論會就此展開,並就如何利用網絡平台推廣安仁古鎮建言獻策。據了解,本次論壇以發展成都文化旅游資源為重點,旨在通過成都特色旅游項目發現城市軟實力,樹立成都市形象。

  據悉,整個2012第二屆全球華文名博對話系列活動由成都旅游香港運營中心舉辦,主題為“從成都文化旅游發現城市軟實力”。

  “現在大多游客在出門旅游前都會上網搜尋目的地的美食和景點資訊,然後根據網友的評價和打分決定去哪裡,所以將來網絡對游客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著名博主、中國香港中華軟實力基金會主席楊恆均(博客,微博)在論壇上談到,旅游和網絡的緊密聯系是旅游發展的趨勢,而對於安仁古鎮的文化旅游發展,他建議每個地方要建立自己的文化特點,發展自己的優勢。“安仁古鎮是"中國博物館"小鎮,可以博物館為特色,大力發展博物館旅游,比如開設個人博物館,要讓大家一提到博物館就想到安仁古鎮。”

  陳念萱是中國台灣知名作家、影評人、記者、美食家,是兩岸著名文化使者,自上世紀90年代初不斷往來於海峽兩岸,經常游覽國內著名景點,並著有旅行作品10多部。“安仁古鎮的博物館群很讓我震撼,這也是安仁的一大優勢,我們需要的是有效地將這些信息對外散播,而網絡的媒體影響力是瞬間傳播,相比傳統媒體更有優勢。”陳念萱在論壇上談到自己對於網絡影響力的感觸,“我下午在古鎮上買到這裡的特色小吃叮叮糖,發現與我以往買的味道完全不一樣,於是我馬上上微信,將圖片發出去,並附上小時候的記憶,結果沒多久就引起了眾多粉絲的回應,在台灣的朋友紛紛詢問安仁古鎮在哪裡,這就是網絡的號召力。”除此之外,她還談到成都其實有很多小時候記憶的包裝,這些小東西雖然價值低,但可以成功對外宣傳,變成古鎮吸引游客的元素。

  據悉,名博博主們今日將游覽平樂古鎮,體驗成都人的平樂生活,通過了解平樂古鎮的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繼續開展論壇活動。此外,本月還將展開“2012港台旅游達人成都行”、“大師對話成都”、“創意游成都”等系列活動。本報記者 郝思菡 文/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