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與風水 >> 中國古典園林的風水原則

中國古典園林的風水原則

日期:2016/12/14 19:58:56      編輯:古代建築與風水
    其一,理想的園地“或依山林”欲通河沼“,即要求有山或有水;這與風水所雲”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系人禍福最為重要;若大形不善,總內形得法,終不全吉“(《陽宅全書》)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不同的是,風水以擇定自然天成的山水環境為最終目的:而園林則以選擇自然天成的山水環境(園地)為基礎,還要加以更多的人工修飾。此外,如果是方寸之間的園地,難有真山真水,亦可”模山范水“(即造假山水),但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其二,理想的園地應該“探奇近郭,遠來往之通衢;選勝落村,藉參差之深樹”,且“市井不可園也;如園之,必向幽偏可築”;亦即理想的園地應該是幽靜偏僻之地。而風水選址也著力追求一種幽靜空間,它要求:後有靠山屏障,左右砂山環抱,前有朝案圍拱,出入循水口穿行。這種幽境空間,既可以“藏風聚氣”,亦可以充分滿足古代士大夫們清高脫俗隱逸遁世的心理追求。     其三,理想的園地應該“蔭槐挺玉”、“雜樹參天”、“繁花覆地”、“深柳疏蘆”,亦即要草木豐饒;這也與風水所要求的“皮無崩蝕,色澤油油,草木繁茂……如是者,氣方鐘也未休”一脈相承。由此可知,我國古代園林不僅介用了風水的“相地”別稱,而且也借用或借鑒了風水的相地經驗;並且,它們相地的主要目標也基本一樣,均是尋求“風景吉秀之地”,“慕山水之勝而卜居焉”(《尚書方氏族譜》)。2關於立基古代園林的“立基”,是指確定園林建築、假山、水體與植物在總體布局中的位置。《園冶》卷一“立基”雲:“凡園圃立基,定廳堂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選向非拘宅相,安門須合廳方”。這裡,盡管《園冶》提出了“選向非拘宅相”的觀點,但其“凡園圃立基,定廳堂為主”的作法與風水之“州郡以公廳為正穴,宅捨以中深圳為正穴”的點穴立基程序基本一致;接下來的“先乎取景,妙在朝南,”也類似於風水中尊貴建築須“負陰抱陽”即座北朝南的原則。事實上,在風水的影響下,我國比較典型的古代園林布局也大都是主體建築倚山居北,而把人工湖或池塘建在南部。以頤和園為例,它把從昆明湖中挖出來的土用來培高萬壽山,形成南湖北山格局,再以報恩延壽寺從臨湖山麓建起,依山重疊,形成軸線;然後把佛香閣立在中軸線上的穴點上,使其成為全園的構圖中心。據說,當初在穴點上修建的是一座九層高的“延壽塔”,“因考《春明夢余錄》謂京師西北隅不宜建塔(《養吉齋叢錄》),致使”寶塔初修未克終,佛樓改建落成工“(乾隆《新春游萬壽山報恩延壽寺諸景即事》)。其實,除因風水的原因而使延壽塔被拆並改成佛香閣以外,整個頤和園即活脫脫地呈一個風水美格。類似的風水格局也在圓明園的各個”園中園“屢見不鮮:它們充分反映了風水對古代園林立基的影響。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