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炎帝陵建築
日期:2016/12/14 17:57:41   編輯:古代建築與風水 炎帝陵又稱“天子墳”,位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縣城西南15公裡處的炎陵山山麓。相傳上古時代,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來南方巡視,嘗草采藥,為民治病,不幸誤嘗毒草身亡,安葬於此。炎帝是一位偉大人物,他開發了華夏的原始農業,是農耕文化的創始人;他創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種,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他遍嘗百草,為人醫病,是華夏中草藥的第一位發現者和利用者;他還利用火為人類造福,制造樂器,倡導物質交換。炎帝在歷史傳說中是與農、工、商、醫、文等各領域的發明創造分不開的一位神祉,因而一直受到歷朝歷代的炎黃子孫的無比敬仰和祭祀。
炎帝陵始建於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代以後曾多次毀於戰亂和火災,明清以後歷代均有所修葺,規模不斷擴大。現存的炎帝陵是1988年重新修復的,建築仍按前代式樣,但規模則有所擴充。目前陵區面積達24平方公裡,綠樹懷抱,山巒疊翠,古樹蔭翳,煙雲出沒。陵殿金壁輝煌,氣勢宏偉。炎帝陵的建築共分五進:第一進為午門,門內有丹墀,左右兩側有碑房,碑房內立有歷代石碑;第二進為行禮亭;第三進為重檐歇山頂的正殿;第四進為墓碑亭,其內立有石刻墓碑,上書“炎帝神農氏之墓”;第五進為炎帝陵寢宮。陵殿的四周築有丈余高的紅色圍牆。四周還建有規模宏大的奉聖寺、胡真官祠、天使公館、崇德坊、宰牲亭、時佘公館、詠豐台、飛香亭等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