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應阆中古城文化旅游發展公司和深圳航空旗下旅行社深航國旅的邀請,深圳及周邊地區旅游界同行及主流媒體30余人赴阆中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考察活動,此行旨在了解當地多樣化的旅游資源,規劃行程線路,為今年營銷推廣工作奠定基礎。
阆中古城,位於四川盆地東北緣、嘉陵江中游,是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齊名的中國四大古城之一。
讀文解字先說“阆” 在阆中古城貢院門口的廣場上,有一座由六條蛇構成的門及有良字在上面的青銅大鐘,形成一個阆字。在古城,當地人津津樂道地與我聊起阆中地名的傳說。古時候,在嘉陵江邊有塊風水寶地。那裡三面環山,一面靠水,江邊有一座山,名叫錦屏山。這山雖然不高,可山上廟宇甚多,終日香客不斷。錦屏山上臨江的一棵大樹上面掛有一對寶鐘,此鐘一雌一雄,人稱夫妻鐘。有惡徒偷盜寶鐘,雌鐘得救,此地便因此鐘而得名為漢鐘,即現在的漢中市。雄鐘跳入了嘉陵江,便被稱作為浪鐘,阆中是浪鐘的諧音,因此得名。故事充滿神話色彩,為古城增添了一抹靈動。
風水古城祈福佳地 “城中飛閣連危亭,處處軒窗臨錦屏,涉江親到錦屏上,卻望城郭如丹青。”陸游一首《游錦屏山谒少陵祠堂》,對宋時的阆中城貌做了最簡潔的詩意勾描。這座古城從公元前314年置縣開始,至今已有2327年建制的歷史。作為一個2000余年極少遷址的古城,阆中在風水理念上嚴格契合各項講究。這裡四象環繞,四象是古代中國人用來代表四個方向的神獸。城南的錦屏山即前朱雀,城北所依靠的蟠龍山即後玄武,城東的大象山即左青龍,城西的西山即右白虎,根據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服的風水學理論要求,阆中大小蟠龍山舒緩而下,似龍頭低垂呵護著阆中,錦屏山峰巒起伏跌宕,像一只大鳥翱翔於藍天白雲之間,東面的梁山隨江水走勢曲曲折折,仿佛一條青龍,西面的玉台山盡管山勢雄偉,但景色溫潤秀麗。如今,這裡中外游客絡繹不絕,足以見千年古城的無限魅力。
春節源頭在阆中 阆中之所以被民俗專家譽為“春節文化之鄉”,源於兩個重要人物,一位是“春節老人”落下闳,一位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
落下闳是西漢著名天文歷算學家,阆中人,《太初歷》的創制者,這部著作科學地確立了以正月初一為歲首的歷日制度,並以立法形式將其固定下來,春節隨即誕生。因此,落下闳在阆中被尊為“春節先聖”、“春節老人”。阆中還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母親華胥的故鄉,他初置元日,首度定格了一年的起始。阆中民間有尊伏羲為年神的傳說,並有紀念伏羲、女娲的寺廟與拜祭之地。由此可見,伏羲執規治春與阆中有著極深的淵源。春之概念,首先在阆中得以演繹綿延。此外,在阆中古城,春節文化的痕跡也處處得到體現,阆中古建築、古街院的門窗具有風水意象,蘊含“春”、“年”等文化元素。
舌尖阆中真滋味 阆中在古代一直是川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造就了阆中傳承千年的飲食文化。阆中名特小吃種類繁多,著名的有“阆中四絕”、華珍五香牛肉干、牛羊雜碎面、川北涼粉、熱涼面、油茶馓子、錠子鍋盔、白糖燒馍等,阆中小吃既具有四川小吃的一般特點—色、香、味俱全,又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有的還具營養豐富、滋補益壽之功效。中國四大名醋—保寧醋,因產地阆中為歷史上保寧府所在地而得名。
阆中有四大怪:“涼面熱著賣,饅頭蓋章賣,牛肉抹黑賣,醋當飲料賣。”張飛牛肉在四川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但是正宗的張飛牛肉,是阆中牛肉加工廠的傑作。牛肉為什麼抹黑賣?因張飛是黑臉,肉干外黑內紅,剖其橫格,輕撕切面,如銀絲松針相連,細細咀嚼,其味無窮。
鏈接
目前,深航國旅已推出四川阆中古城風水四天祈福探秘之旅,入住古城內特色客棧,品嘗阆中米粉、張飛牛肉、白糖蒸馍等美食,另外還可游覽周邊旅游城市“女皇故裡”廣元,探尋千年風水古城、蜀道文化,另有自由行套票等多種產品組合,詳詢深航國旅熱線或至各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