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榧村也有齊天大聖廟
日期:2016/12/14 17:58:04   編輯:古代建築與風水村民心目中的草根英雄——齊天大聖
閩北的“大聖”文化
眾所周知,順昌還是大眾所熟知的“大聖”祖地。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建瓯玉山鎮榧村很早就有大聖崇拜,這裡還有一座始建於北宋年間的齊天大聖廟。
昨日,筆者來到榧村,拾百級石階而上,就到了古廟,大聖廟環境清幽,景色秀美。主殿供奉著斗戰勝佛孫悟空的文相。讓人意外的是,名為悟空,其佛像卻是人形的,很是壯觀、威武,反倒像是一位武官。原來,大聖是當地村民心目中的草根英雄,他是個能文能武,有百變之身的神靈。
崇拜“大聖”早於《西游記》記載
據介紹,建瓯玉山鎮榧村崇拜“大聖悟空”的歷史,早於成書16世紀明朝中葉的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的記載。在吳承恩老先生寫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之前,“大聖悟空”就已是建瓯玉山鎮村民心中的草根英雄。
當地一位魏姓老者說起了大聖廟的傳說。據傳,北宋時期,榧村附近有一座荒山,很是詭異,山民常在此失蹤。一天,有外地做手藝的師徒身背大聖佛像路過此地休息,起身時感覺身上的佛像特別沉重。兩人看中這裡是風水寶地,遂決定在此建廟,供奉佛像。但是,一部分村民並不領情,笑言猴子怎麼能成佛,對師徒倆多方刁難,讓師徒二人背著佛像走入附近荒山。誰知,他們不僅沒有失蹤,反而平安歸來。村民這才信服。
此後,大聖廟就在榧村半嶺安家落戶了。而荒山也從此風平浪靜,再也沒有失蹤過人和家禽、家畜。
師徒二人在此處建廟,供奉大聖悟空。後經明朝年間附近村民大力擴建,就成了現在的規模:占地約2000多平方米,由廟門前六角亭子、大聖廟門頭走廊、大殿、門前廊(偏殿)幾大建築群組成。大聖廟坐落在榧村半嶺,周圍有成片的毛竹林、名貴古木以及榧村特有的榧樹等。
村裡的老人說,榧樹是閩北地區唯一在榧村生長的珍貴樹種,“榧果是大聖爺特別喜歡吃的”。
大聖佛像為何是人形的
從傳說來看,大聖佛像一開始應該也是猴形的,為何後來成了人形呢?
大聖廟住持說,其實這裡的大聖形象一直都是猴形的。但清朝末年,大聖廟進行翻修。當時的住持覺得斗戰勝佛應該有更威武的形象,才成現在這種佛相。近百年來,當地的村民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他們還認為,大聖爺文相更能保佑村民,更具威嚴。
大聖廟歷經滄桑,風風雨雨中損傷嚴重。如今,大聖廟已是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2010年起,玉山鎮文化站多方籌集資金,歷時三年,投資上百萬元,對大聖廟除主殿和戲台外的結構進行了修繕。“修繕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盡量保護歷史古跡,尊重民俗民風。”負責大聖廟的安全保護和管理工作的榧村文化協管員老詹說。
老詹說,原來廟裡有一本從北宋建廟開始記載的廟志,可惜這本古老的廟志在2007年一次廟會上不慎丟失,至今下落不明,甚為可惜。
在玉山鎮文化站的協調管理下,如今大聖廟已經不再僅僅是村民朝拜的聖地,也是村民游覽的勝地。農閒時節,大聖廟總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甚至連附近古田、屏南等地的村民也會慕名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