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與風水 >> 元代古井 “風水”被破

元代古井 “風水”被破

日期:2016/12/14 17:57:55      編輯:古代建築與風水
    江西省新余市在正在進行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發現一處元代水井,該井歷史上因具牛頭形象而稱“牛形井”,如今雖然“風水”已被破壞,但清泉歷經六百多年依然不息。

    二十三日,新余市博物館專家章國任向中新社記者介紹,水井位於渝水區良山鎮黃虎村,井口呈長方形,長條麻石鋪成,長寬分別為二點六米和一點六米,井深僅一米,井壁由青磚壘砌,稍生青苔。

    井旁一麻石上,刻有“至正四年甲申仲月吉日信女劉口(應為“氏”)四娘造”字樣。專家解釋,“至正”為元代最後一位皇帝年號,“至正四年”就是公元一三四四年。

    此方形古井,卻被當地村民稱為“牛形井”,經村民解釋方才解開考古人員疑惑。原來,水井早年依靠山坡,坡上則有天然牛頭形象,嘴、眼、鼻、角俱全,似有牛頭伸向井裡喝水之狀,故得此名。此井因此也被視為“風水寶地”。

    上世紀五十年代大煉鋼鐵時期,村民為方便取水,將水井西北方泥土、山石和樹根挖去,“牛頭風水”遭到破壞。不過所幸水井並未徹底遭破壞,水質至今依然清澈透明,冬暖夏涼,一年四季泉水不竭,供村民飲用,甚至常常泉滿外溢,下流池中,當作洗衣、洗物之用。

    章國任介紹,如此長久年代,依然保存完好的水井並不多見,這對研究當時的歷史、生活習俗、鑿井技術、井的形制演變,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