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秘色瓷興衰與鑒賞
秘色瓷
北宋盞托盞高8.1厘米口徑16.5厘米托高4厘米首都博物館藏 "秘色"一詞最早出自晚唐詩人陸龜蒙詩篇《秘色越器》。宋、明、清迄今,學者們為“秘色”一詞的確切含義聚訟不已。據宋人說,五代吳越國王錢镠規定越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制作工藝保密。其說近是。此後歷代都有記載,然眾說紛纭,致使秘色瓷長久以來跟它的名字一樣神秘。
海棠花形滑石杯(唐)
溫雅可人、獨領風騷的定窯白瓷(圖)
永樂青花龍紋蓋罐(明)
瓷片收藏並非多多益善
天青霞紫的鈞窯
300年後東歸故裡的中國外銷瓷
樂清發現吳越國龍窯遺址出土了大量瓷器和窯具標本
琺琅彩雉雞牡丹紋碗
越窯
青花荔枝紋如意耳扁壺
清中期 粉彩瓜蝶連綿吉祥如意碗
琺琅彩勾蓮紋象耳瓶
天藍釉菊瓣尊
南宋·官窯洗
高仿珍瓷 散發歷史幽香
仿宋汝釉盤
清道光黃地粉彩花卉五福碗
清康熙藍地黃龍紋盤
定窯白釉童子誦經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