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瓷 >> 溫雅可人、獨領風騷的定窯白瓷(圖)

溫雅可人、獨領風騷的定窯白瓷(圖)

日期:2016/12/14 18:08:08      編輯:仿古瓷


    宋代定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其大宗產品為白釉,兼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瓷,文獻分別稱其為“黑定”、“紫定”、“綠定”。定窯白瓷在北方白瓷群中出類拔萃,獨領風騷。其胎薄體輕,質堅硬,色潔白。白釉有純白如牛乳者,或略泛紅色,且往往有竹絲刷紋。器物種類極為豐富,有日常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寢室用具等,亦產淨瓶,六管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品。由於疊壓復燒,口沿多不施釉(稱為“芒口”)。器物背面有時釉層焙燒時流動,凝聚成條狀,有如淚痕。裝飾技法有印花、劃花、刻花、金彩和捏塑等。裝飾題材有花卉、飛禽、游魚、蓮鴨、雲龍等,畫面嚴謹、講究對稱。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歷來被視為白瓷中的珍品。北宋早期多用劃花和刻花,畫面簡潔,線條挺拔,以重蓮瓣紋居多,裝飾有淺浮雕之美。定窯的金彩裝飾,富麗堂皇,有白釉金彩,黑釉金彩和醬釉金彩。 

    定窯孩兒枕 

    宋,長30厘米,寬11.8厘米,高18.3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施牙白釉。枕形為伏臥於榻上的嬰兒,嬰兒兩手交叉支頭,右手持繡球,兩足交疊。外有坎肩,印團花紋,姿態自然,表情天真無邪。下承長圓形床塌,四邊浮雕花紋。整體造型別致,雕飾精美,為定窯中少見珍品。 

    定窯蓮瓣紋龍首淨瓶     北宋,高60.5厘米,口徑2厘米,腹徑19.1厘米,足徑10.1厘米,定州市博物院藏。一種從古印度傳到中國來的佛教僧人水壺,譯名有“君持”、“軍持”等。小口長頸,頸中部附一相輪形圓盤。溜肩鼓腹,下腹修長,臥足稍撇。器肩一側塑龍首流,頭高昂。頸粗短,上頸劃覆蓮紋,下頸飾弦紋。相輪上鼓飾覆蓮紋兩層。肩部飾三層蓮紋。上腹刻纏枝花紋、枝葉蔓卷,下腹刻仰蓮紋四層。胎質潔白細膩,釉色乳白微泛灰色,造型修長秀麗,紋飾富麗華貴。

     定窯刻石榴紋碗 

    北宋,高8.9厘米,口徑18.6厘米,足徑7.8厘米,福建省博物館藏。白胎白釉,微顯牙黃色,胎質堅致。碗敞口,口含赤金邊,深壁,矮圈足。碗外壁刻有四個形體豐碩的石榴,飾有仰俯翻側花葉。畫面簡練秀麗,紋飾布局嚴謹,線條流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