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建築材料 >> 絢麗多姿的煙荷包

絢麗多姿的煙荷包

日期:2016/12/14 18:30:09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

    在旱煙壺家族中,有一類用布料或綢緞縫制,上面刺繡著吉祥圖紋的小煙絲袋,俗稱煙荷包。煙荷包問世於明朝,盛於清代,至民國年間漸漸淡出,解放後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仍較流行。煙荷包因其實用又可觀賞,並與煙桿一起常攜帶於身,故明、清以來除妻為夫作、母為子作外,又作為少女精心縫制贈與意中人的定情信物。那小小煙荷包上不僅傾注了少女的純潔心願,從中也可窺出姑娘的女紅功底、思維能力和才識深淺。它無論在款式、構圖及刺繡手藝上都頗費未嫁女的一番閨思。

    煙荷包分有蓋和無蓋兩種。無蓋的串繩後可收口,類似舊時的杯套。一般有蓋的工藝比無蓋的繁缛,它的鑒賞價值亦高於無蓋的。有的煙荷包還配以玉墜或流蘇,古人將之系懸於旱煙桿下,一步三搖,顯得悠閒自得,氣派十足。

    圖為清代布質繡花宮燈形煙荷包。長12.5厘米,它構思新穎巧妙,圖案寓意含蓄,配色艷麗不俗。該煙荷包前後兩片之間以布質青花滾條縫接,煙包蓋制成清代官帽形,配以黃地並繡上龍首鯉魚,下面以蓮花座托底,12片蓮花瓣上成雙成對繡著書畫軸卷、棋盤及紅心。最耐人尋味的是荷包身段繡以“彩樓配”典故。筆者推測該繡女出自書香門第或是大家閨秀,粗通琴棋書畫,以繡煙荷包巧妙地寄托著姑娘勉勵郎君寒窗苦讀,金榜及第的期盼。

    筆者雖從不吸煙,但每當夜闌人靜,對著壁上一溜小巧精致、色彩缤紛的煙荷包凝思出神時,總會隱隱嗅到溢自荷包內的縷縷煙葉清香,它似乎使人亢奮,然而真正使人感到興奮和感慨的並不是煙袋內的煙末余味,而是從這些爭艷斗奇的煙荷包中飄溢出古代民俗文化和刺繡藝術的馨香。

推薦閱讀:

居家請注意 10大餐桌風水禁忌

烙進生命記憶的滕王閣

宜賓凌雲關被列為保護文物

埃及發現3500多年前地下古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