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信封成新寵
日期:2016/12/14 18:30:07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 從1995年4月1日開始使用郵電部統一規定的“部頒”新標准信封之日起,非標准信封就成了明日黃花,悄然退出了歷史舞台。然而,在“收藏熱”越來越“火”的今天,昨日信封卻東山再起,成為“收藏新寵”。
據了解,在統一實行95“部頒”標准信封之前,我國信封的主要種類有國際信封、特種掛號信封(也稱“雙掛號”信封)、中式(即傳統豎寫式)信封、航空信封、郵政快件信封和普通信封等,另外還有民間自己制做的各色信封。大小尺寸不一,形狀也各不相同。由於歷史的原因,眾多信封上的圖案大多具有時代特征,如50年代的“大躍進”圖案,60年代的學習雷鋒、王傑,“文革”中的最高指示、紅衛兵、樣板戲等系列信封,70年代的學大慶、學大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還有80年代的計劃生育宣傳畫等等,不僅展示了時代風采,而且又是令人回味的歷史畫卷和藝術精品,皆是很值得回味的收藏珍品。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大潮風起雲湧,信函作為人們傳遞商品信息的重要工具,使信封也散發著濃濃的商情。在信封上印有各類廣告,有的印有詞詩、警句、格言等,至於個人自己制作的信封,更是五花八門各具特色。從這些制作出奇創新,情調優雅別致的信封上,足以窺視設計制作者的用心良苦。如今,隨著郵政改革的步步深化,這些不適應新形勢的舊式信封已被郵電部門明令禁用,從而更增加了這些信封的神秘色彩,使之成為收藏家們的“新寵”了。
推薦閱讀:
開元寺無梁殿
八方來財房間八大方位巧布局
學者闫沛東稱將在法庭揭開曹操墓造假真相
內蒙考古人員在古墓群中發現史前人類“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