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日期:2016/12/14 18:29:29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局部
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地宮出土。由唐懿宗供養。通長196、杖桿徑2.2厘米。重2390克。钣金,鑄造成型,紋飾鎏金,錫杖由五十八兩白銀、二兩黃金鑄造成型。杖頭有垂直相交銀絲盤曲的桃形雙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雙輪每股各套錾花塗金銀錫環三枚,共12枚。雙杖中心的杖頂有三重佛座,座上飾忍冬團花、如意流雲、寶相蓮瓣,其上承托代表大日如來的五钴金剛杵。杵上又承托代表“地水風火空”的五大蓮座,以象征五形世界,座上有摩尼珠一顆。杖體中空,杖身通體錾花,並以四出團花忍冬紋、六出團花蜀葵紋,以及一整兩破式圖案與團花紋,裝飾上中下三段欄界。在上下欄界內,錾刻手執法鈴,身披袈裟立於蓮台之上的緣覺僧十三體,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魚子紋。錫杖雙輪上錾刻:“文思院准鹹通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銀金花十二環錫杖一枚,並金共重六十兩,內金重二兩,五十八兩銀。打造匠臣安淑鄖、判官賜紫金魚袋臣王全護、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詣,使左監門衛將軍弘悫”
錫杖,又作聲杖、智杖、德杖、鳴杖、金錫,略稱杖。為比丘十八物之一,即比丘行路時應攜帶之道具。原用於驅趕毒蛇害蟲等,或乞食時振動錫杖,使人遠聞即知。律許老比丘持杖扶身,後世則成為法器之一。大比丘三千威儀列舉持錫杖之因由:一者為蛇蟲故,二者為年老故,三者為自衛故。又列舉持錫杖有25種限制,如見佛像時,不得使杖頭有聲,不得以杖指人,或書地作字,可見其用法之嚴。錫杖由錫、木柄、樽(銅套)三部分組成。錫是杖頭,成塔婆形,附有大環,亦懸數個小環。錫杖不同於禅杖,禅杖是防止修行的僧徒打坐時睡覺所用,一般多用軟頭來敲打信徒。錫杖為法器,是修法的人必持之物。因其在震動時,音似錫聲,故名錫杖。持錫杖者多為高僧,是顯示修行和功德的標志。四股十二環,表示四谛十二因緣,這是佛門的基本教義和理念。持之可除煩惱,斷欲念。
錫杖是佛教眾多法器中至高至尊的法器。雙輪六環鎏金錫杖,屬地藏菩薩。雙輪十二環錫杖,屬迦葉佛。而這尊佛教界最高等級的四股十二環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錫杖,屬佛祖釋迦牟尼,是佛教界最高權威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