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建築材料 >> 漆盒石硯

漆盒石硯

日期:2016/12/14 18:28:42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

漆盒石硯

    漢西漢

    文具

    1978年山東省臨沂市金雀山出土

    長21.5厘米、寬7.4厘米

    此硯盒木胎,蓋內外髹赭漆,內有長方形凹槽可扣住石板硯,有方形凹槽可扣住研磨石。盒外用朱紅、土黃、深灰色漆繪出雲獸紋,再用黑漆勾出雲獸線條,獸有虎、熊、鹿、羊等。

    漢代已經能制作墨錠,但普遍使用的還是小墨塊(或墨丸)。其研墨的方法是將小墨塊(或墨丸)置於研面上,加水後用研石相壓而研磨成墨汁,故大多數漢硯都伴有研磨石出土。就硯面形狀而言,漢硯可分為圓形與長方形兩大類。簡單的長方形硯只是一塊石板,精致的附上木硯盒。有專家認為這種石板硯是古人畫眉的用具,稱之為“黛硯”;也有專家認為它是古人研磨藥物的用具。此漆盒石硯與帶筆筒的毛筆、木牍等隨葬品共出,應是用於書寫的工具。

    盒蓋盒身裡外均髹赭漆。硯為沉積巖類變質的板巖。盒中的研墨石呈方形,長寬各2.5厘米、厚0.2厘米,膠合在一塊長寬各2.5厘米、厚1.l厘米的方形木塊上。捏住木塊,可將研墨石壓在硯上研墨。當尚未使用具有一定硬度和形狀的墨錠時,研墨的方法是將小墨丸(或碎塊)置於硯面上,加水後用研石相壓而研磨成墨汁,故大多數漢硯多伴有研墨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