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的高古玉器,造型簡拙疏朗,所用工具簡陋原始,但琢藝高超,匪夷所思;真品已甚難搜求。

例如附圖的環形玉器,廓外雕玉鷹,乃具山東龍山文化的特色,其透雕技巧使人驚異,贊賞不已。龍山文化的古址分布甚廣,大致位於黃河的中游及下游一帶;以山東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最具代表性和受重視。其實,江蘇、河北沿海區、遼東半島,以至中游的河南、陝西與山西部分區域,俱屬龍山文化范疇。它們發展的玉藝皆處於同一時期,距今大約三千五百年至四千年,可說是較早期大汶口文化的直接延續。
山東龍山文化多數雕琢光平的工具,供實際生產之用,諸如玉鏟、玉刀、玉锛、玉鑿等,亦有不少玉器乃作衣飾、裝飾品,或作為權威的信物與護身符。像外側有三個齒輪形的玉璇玑和附圖的廓外鷹紋環形器,估計應屬裝飾之用。那時的玉人面形飾、玉龍(勾形)飾、玉獸面飾等,皆為山東文化鼎盛時期的代表作。
除了出現高浮雕和镂刻的高難度精美琢法外,更常見線腳用陽文或陰文並行線,亦有“減地”陽線;圖形辄喜用鷹、獸面與人面,獨創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