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建築材料 >> “皇帝之寶”玉印

“皇帝之寶”玉印

日期:2016/12/14 18:21:13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

    清

    通高16.1厘米、邊長16.1匣米、鈕高9.8厘米

    這方玉印的印文為陽刻滿、漢文“皇帝之寶”,印鈕為盤龍狀。清朝皇帝頒發诏書要钤這方印,是皇權的象征。清朝皇帝的印章稱為“御寶”,當初放置在故宮的交泰殿,由專門的機構—尚寶司來管理。皇帝之印稱寶為清制,皇帝的印信稱為御寶,清初設御寶於交泰殿,成立尚寶司。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考定玉譜,藏於交泰殿之印25方。這方盤龍紐玉印,印文為滿、漢文篆書篆刻。滿漢文合璧印為常用之印章,代表皇權,皇帝頒發的诏書皆钤此印。

    清朝是以我國少數民族滿族的上層為主體建立的、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帝制王朝。滿族是女真的後裔。明代,女真人基本形成三個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野人女真)。出身建州女真的努爾哈赤進行了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後,於公元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建立後金政權,年號天命;後遷盛京(今遼寧沈陽)。其子皇太極即位後,改族稱為“滿洲”,改國號為清。皇太極死後,其第九子福臨在戰功卓著的叔父多爾衮(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的帶頭支持下,被擁立即皇位,以次年(1644年)為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軍入關,清政府遷都北京,開始建立統治全國的中央政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